该如何从容应对夸赞或嘲讽

作者: 陌川

该如何从容应对夸赞或嘲讽0

如何改善自卑、怯弱的心理?如何做到面对夸赞时心安理得地接受,面对嘲讽时有理有据地反驳,遇到无法应对的情况时理智地沟通呢?

通过沟通解决问题

面对他人的贬损、嘲讽或认可、夸赞,社交敏感者的反应总是会呈现出两极分化——要么默默忍受,要么勃然大怒。对他们而言,没有中间地带,没有“理智客观地进行沟通交流”这个选项。如果社交敏感者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先学会理智客观地与对方进行交流。

当遭遇嘲讽、否定时,不要默默忍受,也不要发脾气或与对方吵架,而应该保持平静,做三组深呼吸,然后与对方进一步沟通。

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你给我的评价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我想确认一下,你现在给我的评价是负面的吗?

你给我的反馈,评判的是我这个人,还是这件事情?

你对我的负面评价是可以帮到你自己,还是可以帮到我呢?

如果你不能给我中肯的意见或建议,字字句句都要先对我整个人进行否定,那我们就没必要继续沟通了,因为你带给我的感觉很糟糕。

这些问话是非常关键的。

其一,不要着急下结论,而应该先问对方,他是在针对你整个人,还是在就事论事。

哪怕他明明是在针对你这个人,但欲盖弥彰,声称自己对事不对人,也没关系,因为你接下来的提问会让对方虚假的“为你好”立刻现形。

所以,我们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要一收到负面反馈就立刻萎靡、消沉,而要化被动为主动。对社交敏感者来说,主动沟通非常重要。

其次,通过不断深入的提问,帮助对方厘清思路,让他看到他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为了帮助你,还是希望通过打压你来彰显他的优越性?对方到底是在客观地提建议,还是为了找个由头发泄他自己的负面情绪?

他给出的关于你的负面评价,能帮到谁?他自己,还是你?如果双方都没有从中受益,反而还因此影响了你的情绪,那你就直接告诉他:“请你闭嘴。”

最后,当你通过深入沟通和交流后,发现对方完全不接受你帮他厘清思路,反而一定要给出主观的负面评价,带给你负面情绪,这时基本可以断定他是故意的。

下结论之后,你要立刻终止沟通,并将你的感受如实地反馈给对方:“你让我不高兴了,我必须让你知道。”这很重要!

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千万不要在交往初期打肿脸充胖子,明明很生气,却还要假装无所谓。你没必要这么做。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并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了你自己,是为了迈出自我表达的第一步。

当你被他人夸赞、认可时,不要在内心深处纠结,总觉得对方是在挖苦你、给你难堪。这时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提问来进行沟通。

你认为我在这方面表现得不错?你可以具体说说吗?

能否深入说说,你是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得出结论,认为我在这方面比较出色的呢?

通过深入具体的提问,让对方说出关于你的更详细的正面评价。

如果对方能列举出具体的事例,说明他对你的夸赞是真诚的。如果对方只是说“我觉得你在这方面不错”,但具体又说不出什么,那他可能只是在跟你客套。

若对方听到你的提问后,打哈哈说:“你这么认真做什么,我就是那么一说。”这时,才可能是(注意,只是“可能”)他在用夸赞的方式对你进行讽刺或挖苦。

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回赠一句:“谢谢你的肯定,你也很棒啊!”

这句话说出去后,真心夸赞你的人会感到开心;只是客套的人不会把它当真,也不会往心里去;贬损或讽刺你的人,则会把你的这句回应当成是你对他的回击,就会很生气。

人与人之间就像一面镜子,对方给你什么,你做了同样的回应后,其作用就会原封不动地反弹给对方。每个人都会以己度人——他看到的不是你,而是他自己。

对自我有清晰的认知,愿意积极肯定自己的优点的人,更容易发现他人的优点和价值,给其他人的反馈往往都是积极的、正面的。

自我认知不清晰、稀里糊涂的人,对其他人的评价更倾向于表面的客套,很少“走心”。无论其他人给他什么反馈,他都认为别人也跟他一样,只是客气而已。

极度自恋的人对其他人的评价更倾向于轻蔑,给外界的反馈往往是负面的、消极的、充满打压的。这时无论外界给他什么反馈,他都会认为,你别有用心,你肯定有其他企图,要么是想利用他,要么是想坑他。总之别人都是坏人或蠢人,只有他自己最棒。

所以,与人交往时,不管是否能分辨对方的真实意图,将他的表达全盘反弹回去,肯定不会错。

(锦鲤摘自清华大学出版社《自然社交,让情绪不再敏感》一书,阿砂砂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