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写的诗怎么样

作者: 唐一

AI(人工智能)的使用场景越来越丰富了,涉及领域也越来越多,如今不管是制作视频、绘制漫画,还是写文章,对AI来说都不在话下。但诗歌似乎一直是一个特殊的领域。

例如,机器人“微软小冰”在反复学习了519位现代诗人的上千首诗以后,也开始动手写诗了:

眼光在报纸上来/只是欢喜地看到四处是无心的人/我是人间最幸福的异类

——《人间最幸福的异类》

蛛网布满了人间的泪痕/你的飓风在扫着疾驰的山

——《你的飓风在扫着疾驰的山》

美丽之梦已如一阵无流的流云/毕竟在那时候/寒辉映上人间

——《美丽之梦已如一阵无流的流云》

诞生于清华大学实验室的机器人“九歌”在熟读90万首诗歌,通晓平仄、押韵、对仗等“潜规则”后,也学会了作诗。

忆荷塘,它说:“荷叶满池塘,月色波光聚。万顷琉璃漾碧漪,秋水澄清露。”咏春日,它说:“三月初春雪未消,东风吹送柳丝飘。绿杨枝上莺声急,红杏梢头蝶梦遥。”

对于AI的诗歌作品,有人赞赏,有人吐槽。一个明显的问题是,AI作诗时为了押韵,会把一些无关的词组合在一起,所作的诗逻辑不通。可能是因为它在参照其他诗人的类似组合,比如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但这其中的玄妙是AI无法理解的。

诗人作诗,是情感的流泻,是对生命感悟的真诚表达。AI可以通过数据的填喂快速掌握语言规则,并通过身份设定而坚信自己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例如“AI杜甫”),却无法因此而产生审视生命的觉悟。

(本刊原创稿件,视觉中国供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