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的数字暗号
作者: 佳遇秋杨部队往往是很神秘的地方,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部队里对0和7这两个数字的发音跟我们平时说的不一样,0叫“洞”,7叫“拐”。比如:“洞幺洞幺,我是洞拐,收到请回答!”
实际上在部队中,数字的发音,不光是0和7与平时的发音不同,0到9这10个数字分别对应“洞、幺、两、三、四、五、六、拐、八、勾”。也就是说,“0、1、2、7、9”这几个数字的发音跟日常发音都有所不同。
那么,为什么部队中不直接念这些数字?是为了保密吗?
确实,部队在某些特殊行动中会使用数字作为代号,这是一种保密的方法,但是数字的发音本身就跟保密不沾边了,毕竟这种固定的发音并没有保密性,而是跟我国各地的不同方言有关。
我国民族众多,幅员辽阔,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方言。根据教育部在2019年《中国语言文字概况》中的介绍,我国的方言通常分为10大类: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徽方言和平话土话。
各方言区下又细分为各类次方言及“土语”,甚至还能再细分为“方言小片”。正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有些地方的方言细化到了村一级,两村相隔一条河就语言不通,形成“鸡同鸭讲”的局面。
部队中的士兵来自五湖四海,每天朝夕相处的战友们分别操着各自的家乡话,这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而不同方言中数字的发音有时天差地别,同一个数字在不同方言中的发音可能截然不同,难免产生混淆。
比如粤语中将2念作“以(yǐ)”,与普通话中1的发音非常相近,难以分辨,因而容易出错。
另外,在汉语元音中,“i”是半开口音,无法吼着说出来。相比之下,大张口的元音“a”发音更响亮。这也是“1、2、7、9、0”这5个数字的共同特点:发音较轻,在嘈杂的环境中很难听清。
这一点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沟通来说倒是影响不大,但是在战场上,数字往往承担着重要使命,传递着关键信息,比如坐标、方位等,因此绝对不能出现混淆或听错的情况。
部队在口语中将“1、2、7、9、0”这几个数字,按照其自身特点读作“幺、两、拐、勾、洞”。
1在表示最小时就有“幺”的读法,2也有读作“两”的时候,0、7和9的读法则是根据数字形象化而来的。
不过,这种发音方式仅限于口语表达,不能用作书面语言,且不能表示数量,比如“九个人”不能说成“勾个人”。
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汉语中,外国军队在英语的口语中也有类似的用法。比如,A读作“alpha”,B读作“bravo”,C读作“charlie”等,一直到字母Z都有与之对应的单词。毕竟在战场上,任何信息的误传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朱权利摘自微信公众号“有趣冷知识”,小黑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