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真的只能持续3分钟吗

作者: Meyare

热度真的只能持续3分钟吗0

当假期的大门缓缓打开,我怀揣着雄心壮志,要啃下那本砖头般厚的书,成为演奏吉他的高手,还要掌握一项让人眼前一亮的技能。

现在这些计划进展得如何了?嗯——让我想想。

书,我翻了前几页,然后它就变成了一个华丽的摆设;吉他,我摸了几下,它就变成了家里的一件高级装饰品;至于技能,我研究了几天,最后发现我还是更适合做一名观众。

相信小伙伴们的内心此时也受到了“一万点”伤害,不禁发问:“为什么我的热情总是像烟花一样短暂?难道我做什么事都只有3分钟热度吗?”

“3分钟热度”,听起来就不太招人喜欢,且常常出现在批评的语境中。它的含义似乎是这样的:第一分钟,你对某个新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分钟,你开始准备去了解它;第三分钟,你开始动手尝试。

这种“开始得轰轰烈烈,结束得无声无息”的态度,真的能给我们带来成长吗?

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热度为什么是3分钟,而不是2分钟或5分钟呢?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科学依据?难道3分钟真的是最合适的“起步时间”吗?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3分钟论文比赛——3MT(The Three Minute Thesis Competition)。

3MT是全球200多所大学共同举办的一项年度赛事,比赛要求参赛博士生在180秒内展示他们的学术研究成果,让非专业人士也能听明白。

《科学》杂志官网上有对参赛学生的采访,他们表示,3分钟的时间虽然短,但足以让他们准确、有效、有趣地呈现研究成果的主题。而且,一系列的3分钟报告还能鼓励他们发展跨学科的思维方式。

回到“3分钟热度”的话题。从灵感迸发的瞬间开始,我们的热情似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无聊感和枯燥感也逐渐增强。

在20世纪,有个叫萨伯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师,他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把我们的人生比作一道彩虹,并将其分成了5个阶段: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的探索期竟然可以一直持续到25岁。在这之前,我们的思维和观念就像一块柔软的陶土,不断地被塑造和重塑。我们总是在尝试新事物,探索未知领域,然后再尝试,再探索。这个过程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惊喜。

只要我们能够保持对事物的初始热情,持续深入探索,并不断获得正向反馈,就能够激发更持久的兴趣,从而推动我们成长到更高的层次。

在护理工作中,如果护士能在刚开始的几分钟里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并建立起友好的关系,那么后续的护理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和愉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3分钟效应”。因此,“3分钟热度”的行为能以最低的成本建立起我们与事物的联系。

现在来聊聊我们的大脑。想象一下,我们的大脑里有很多小小的信息传递者,我们称之为“突触”。它们就像大脑里的桥梁,帮助神经元相互传递信息。这些小家伙对我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非常重要。

当我们经常使用某些突触时,它们会变得更加坚固,就像我们大脑里的高速公路,让信息传递得更快、更顺畅。但如果我们不去使用它们,这些“小桥”可能就会变得越来越弱,甚至最终消失。

所以,保持学习和挑战新事物,就像在加固这些“小桥”,让它们能够长期存在,帮助我们保持敏锐的头脑和丰富的潜能。

例如,刚出生的婴儿有“游泳反射”,因为他们在胎儿时期生活在羊水中,能自然地适应水中环境,所以出生后水感非常好,一般很快就能掌握游泳技能。相比之下,成年人掌握游泳技能需要的时间会更长,难度也会更大。

多次作为初学者的经历,让这些有“3分钟热度”的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越来越擅长将之前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领域,并能快速掌握新技能。

勇于尝试、执行力强、好奇心强、精力充沛……下次当别人批评你只有“3分钟热度”时,你可以自信地向其展示这篇文章,告诉他们,这正是你的优势。

( 浩南摘自微信公众号“中科院物理所”,习k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