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庄,一年要被闪电劈260天

作者: B·L

这个村庄,一年要被闪电劈260天0

闪电,自古就被视为大自然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在中国的一些神话传说中,闪电更被当作“天劫”,渡过方能修成正果……

孔古米拉尔多村是一个位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小村庄。根据相关记载,这个村庄的上空每年有260天会释放闪电,闪电频率高达每小时280次,每晚闪电要持续10个小时以上,电弧长度可达5千米,在400千米外都能清晰看到,电流强度更是高达40万安培,是世界上闪电最为频繁的地方。

关于孔古米拉尔多村的闪电,其出现的原因众说纷纭。

有科学家认为,村庄的所在地——马拉开波湖与卡塔通博河交汇的地下,可能埋藏着大量磁矿石。因为自然界中的某些地下岩石天然带有磁性,它们大量聚积的地方,往往会形成一个强大的磁场。在上空的带电云层或雷雨云的影响下,这一强磁场会使地表的大气电场增强,从而引起放电现象。但通过后续的科学考察,人们并没有在湖河交汇的地方发现所谓的磁矿石。

于是,科学家又给出了另一种更贴合实际的假设:孔古米拉尔多村周围正好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马拉开波湖,这里的沼泽区可以产生一种比空气密度更低的沼气。沼气是一种电离气体,它轻于空气,上升到空中后,在与云层的互相作用下,加剧了闪电的形成。不过,也有人认为这种解释太过牵强,毕竟沼气被风一吹便会消散,根本不可能在湖面上空的云层中驻留,也就不可能产生放电现象。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参与其中,终于有一项研究结论说服了众人:该地的闪电是气候环境和独特的地形共同作用的结果。

马拉开波湖位于马拉开波盆地中心,离赤道近,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为雷雨云的孕育提供了基础条件。另外,这里三面环山,中间是盆地,也十分有利于雷雨云的形成。白天,湖中和周围湿地的水受热带高温的影响快速蒸发,形成大量湿热空气;夜晚来临时,海上来的信风将暖湿空气抬升到半空,与山上下来的冷空气相遇,两者出现激烈交锋,从而形成密集的雷雨云。在雷雨云中,上升暖湿空气中的水滴与冷空气中的冰晶碰撞,产生大量静电荷,雷电交加的暴风雨天气便出现了。如此复杂的形成条件,让这里的闪电拥有了自己的名字——卡塔通博闪电。

很多人担心密集的卡塔通博闪电会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其实大可不必担心。

卡塔通博闪电一般只在云层间活动,盘旋在距离地面至少5千米的高空,并不会对地面的生物或建筑造成伤害,反而可以为夜间活动者照明。现在,卡塔通博闪电甚至已经被当作马拉开波湖的灯塔,为夜航的船只照明。

不仅如此,这种高频率的云间放电能够制造出大量臭氧,高效地为地球生产新鲜空气。目前,卡塔通博闪电已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第一个大气现象。

更奇妙的是,在不同的天气,马拉开波湖还会出现不同颜色的闪电。比如,干燥天气下多是白色闪电,空气中水汽较多时则会出现红色闪电,有些时候闪电又变成了紫色。

这里的闪电当真是闪电界的“颜值担当”了。

(豫见摘自《课堂内外·科学少年》2024年第6期,视觉中国供图)

上一篇: 古人护发指南
下一篇: 创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