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世界名画去旅行
作者: 丹尼尔先生其实,不管生活在哪个时代、哪个地方,我们都会厌倦当下重复的生活。每个人的内心都藏着一个斑斓明丽的远方。而等我们真的踏上那片土地的时候,却只能匆匆拍照,匆匆离去,连一瞬间的悸动都在逐渐变得稀薄。
梭罗说:“旅行的真谛,在于带动灵魂,去寻找生命的春光。”在艺术家看来,只有带上灵魂的旅行,才能触发灵感,开启生命的创作。其实,旅行对普罗大众而言一样重要。哪怕是最简单的“在旅途中获得真正的快乐”,依然需要灵魂和时间作为支撑。
莫奈
1891年5月4日,在巴黎的杜兰德画廊,22张莫奈的作品正在展出。在一间很小的屋子里,15幅画了同一个物件的组画被挂在一起,名字叫《谷垛系列1890——1891》。
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干草垛”系列作品。这几件作品不仅是莫奈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也是法国印象派绘画的一个重要历史起点。只是这些草垛有什么意义呢?既没有主题,又没有感情,更没有体现出什么社会责任感。
的确,莫奈的画不止一次被人批评“只能给人留下印象而已”。莫奈却坚持:“对我来说,景物就是光与影的印象。”
在莫奈之前,几乎所有画家画的都是室内画,只注重画了什么,但是在对光线的敏感捕捉上充满了钝感。莫奈是当时第一个真正走进大自然,将目光和画布投射于自然光线的变化,去感受光线给万物带来的奇妙改变的画家。
莫奈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是一幅描绘旭日初升、雾气迷蒙港口的画,名叫《印象·日出》,画的是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经过晨雾折射过的红日,形成了一个感官上的灰绿色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真实的,又是虚幻的,它每时每刻都随着太阳光的变化而变化着。莫奈追赶着光的脚步,让这瞬间的印象在画布上永驻,使它成为永恒。
透纳
透纳是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他的作品对后期的印象派绘画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在18世纪的画坛,历史画仍然是主流,但是透纳凭借一己之力,真正使英国风景画摆脱荷兰、法国或意大利绘画的影响,走上了自己的道路。
透纳出生于伦敦,父亲是一位理发师。后来,因为家庭的变故,透纳被送到伦敦西部泰晤士河沿岸一个小镇的舅舅家抚养。在那里,阳光、云雾、雷电下的泰晤士河就像拥有了不同的生命,透纳从此与绘画结缘。
透纳的作品因自然而生,因光而绚烂。他迷恋海洋,所以常常在海边写生。最夸张的是,为了观察海浪汹涌翻飞的情景,他曾请求海员把自己绑在桅杆上长达4个小时。这也是为什么透纳的画虽然是静止的,大家却能在其中看到奔腾翻滚的景象。
透纳一生都在欧洲旅行,寻找自己的灵感。他迷恋过阿尔卑斯山和瑞吉山的壮美,沉迷过威尼斯的浪漫,而在英格兰多塞特郡的莱姆里吉斯,他画出了此生最壮阔的暴风雪。

我们不应该拒绝望向广阔的自然天地,这恰恰是人类得以不断创造的底色。每每看到不同流派的艺术作品,它们都能殊途同归地击中我们的心灵时,形式反而不值一提了。
也许,就像苏东坡《赤壁赋》里充满哲思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生命是短暂的,艺术却是永恒的。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究它,都是探不到底的。你只有用心体会生活,深刻理解人生,或许才能懂得一些。就像罗曼·罗兰说的:“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

(喵摘自微信公众号“丹尼尔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