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啄木鸟不会得脑震荡
作者: 董小娴在一个很火的视频中,树上没有虫子,但啄木鸟依然将树啄出了一个大洞。这还是那个捕捉藏在树干中的害虫的益鸟吗?
啄木鸟到底是在啄树还是在啄虫子
我们通常所说的啄木鸟,从广义上来说,包含了形目啄木鸟科下的30多个属220多种鸟类。
它们的食性分布非常广泛,包含了肉食性、杂食性和植食性的种,食谱的范围也覆盖了树栖昆虫、草栖昆虫、地栖昆虫,或者是浆果、坚果乃至吸食树汁的种类。
事实上,啄木鸟在食物充足的春夏季节,并不会特别挑食。不管是树栖的种类还是地栖的种类,它们都会把握一个原则——能吃的就吃。此时的啄木鸟会倾向于捕捉暴露在视野范围之内的食物,而不是去啄树皮。
到了万物萧瑟的秋季,啄木鸟要想在野外找到虫子吃并不容易。不过,也有相当多的越冬昆虫会选择以高龄幼虫或者蛹的形式度过严冬。这些目标更大、行动更迟缓的食物,自然会排在啄木鸟食谱的前端。因此,啄木鸟选择啄树抓虫子,是在食物不充裕的情况下为了补充食物来源而做出的行为。
不存在脑震荡
啄木鸟的啄击动作主要有两种:一种频率非常快,一秒钟要敲打树干十几次,但每次的力度不大,这种动作通常跟找虫吃没啥关系,是在宣誓领地或者求偶炫耀;另一种则是为了觅食或建巢,它们会非常用力地凿木,频率不快,但每次都竭尽全力,不啄出洞来誓不罢休。啄木鸟在凿洞时,它们的重力加速度可以达到1000g,而一只啄木鸟平均一天啄木12000次。
啄木鸟之所以不会得脑震荡,是因为它有两项绝活。一是啄木鸟有“铁头功”。它的头骨较厚,且具有海绵构造的层状骨架结构。其蛛网膜下腔极小,几乎没有脑脊液,从而避免了脑脊液在啄木过程中因惯性造成的各种问题。同时,它的脑部与头骨的接触面积很大。此外,啄木鸟啄击树木的时候,喙是近乎垂直地击中树木的,这样就不会因为侧向受力而折断喙。但是它的啄击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从而避免了一个点一直受力的情况。
最神奇的是,啄木鸟的舌头很长,能够伸出的部分甚至比自己的身体还长,同时舌尖生有许多倒钩,这样的舌头构造方便它将舌头伸进洞里并牢牢钩住猎物。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舌头可以绕头骨一圈。由于其舌头本身有极佳的韧性,这样一来就相当于为大脑提供了减震器。
二是啄木鸟拥有“绝世轻功”。在鸟类中,啄木鸟的爬树技能首屈一指。它可以身体紧贴着树干,头不转向地朝上下左右各个方向快速挪动。这项“轻功”,得益于它的双脚和尾巴。啄木鸟每只脚上有4个脚趾,按照两前两后的方式排列,可以将身体“钉”在树干上的任何位置。
仅靠爪子钩住树干,免不了会晃动,时间长了也会疲劳,此时,尾巴的作用就显现了:啄木鸟的尾羽十分坚硬,呈楔形,能很好地支撑起身体,累了可以“坐”在尾巴上休息,啄木时还能靠尾巴和两脚形成三点组合,固定身体角度。
(郭旺启摘自微信公众号“蝌蚪五线谱”,视觉中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