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央视做体育解说员
作者: 姜子涵2022年10月上旬,我有幸去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解说U17男足亚洲杯预选赛中国队对阵北马里亚纳群岛队的小组赛。接到任务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甚至怀疑,我是否能顺利完成这项任务。平时,学院给了我很多解说的实践机会,比如田径、蹦床、艺术体操等项目的国内各级比赛。可是面对U17男足亚洲杯预选赛这项世界级的比赛,从来没有解说过足球项目的我,还是有点儿犯怵。
“如果把足球比赛比作一部电影,那么解说就是配乐。”专业课老师上第一节足球解说课时这样说道。描述画面,给出专业评价并为观众补充相关信息是足球解说员的主要任务。这意味着解说员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
我利用手机里“德转”“懂球帝”等专业足球软件,去搜索球队的相关信息。或许是因为U17的比赛没有欧洲顶级联赛的关注度高,专业软件上关于两支球队的信息非常少。最终,我利用数据软件统计球队过往战绩,在社交媒体上搜索球员近况,从新闻报道中摘取球员过往信息,分析两支球队的上一轮比赛解说……尽量多地收集了比赛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信息。
北京体育大学有非常多足球专业的学生,这是我身边最大的资源。我询问了足球的战术、判罚规则等基础信息,整理成思维导图,方便理解记忆,同时还采访了足球专业的老师,了解他们对U17甚至足球青少年训练营的看法。
大量的数据摆在面前,仅球队主帅和球员的生平资料就有几百上千字,还有繁杂的专业战术辨析……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必须将一切烂熟于心。我用表格将球员号码、姓名、年龄、过往成绩、所属俱乐部等清晰地进行了罗列,用不同的记号将每支队伍的重点信息标注清楚,密密麻麻地写了7大张纸。
开赛前一天的凌晨3点,我才长吁一口气,因为充足的资料给了我第二天解说的底气。比赛未开始,已经有6.8万人在线观看。我被触动了,原来有这么多人关注中国国家青年男子足球队。看着屏幕上的倒计时,我的心快跳到嗓子眼儿了。
本次解说,我主要负责背景资料补充、基本信息介绍以及简单的画面描述,剩下的技术分析交给有更深足球背景的搭档。
“各位球迷朋友,大家好……”我鼓起勇气在几万名观众面前说出了本场比赛的第一句台词。接下来两个小时的解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比赛刚开始4分钟,前方的转播信号出现了卡顿,画面停留在了双方队员在门前混战的瞬间。专业课老师曾告诉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可以冷场,要让观众明白当前的状况。于是我解释了画面暂停的原因,并利用这几秒跟大家介绍了两队之前交手的历史记录。
比赛进行到第36分钟时,中国队在对方前场准备射门。我和搭档的情绪特别激动,特别想把观众的情绪烘托起来,结果在解说过程中出现了抢话的状况。监听耳机里的声音嘈杂混乱,根本听不清我们的解说词。中场休息的时候,导播再一次明确了分工合作。下半场解说中,我和搭档通过手势彼此沟通示意,此类情况没有再发生。
在下半场比赛中,对方的一次传球失误让足球偏离了他们预想的轨道,中国队的前锋在左路拼命奔跑,试图赶上这个球。球与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眼看球离边线越来越近,我心想:别追了,放弃吧。出乎意料的是他依然在追球,直到球完全出了边线。这名队员摔倒在边线,大口喘着粗气。
通过画面的回放,我能看见他腿上紧绷的肌肉、快速摆动的手,以及奋力直追的表情。那一刻,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在话筒前,我评价他们:“我看到了旭日东升的希望。这帮15岁的孩子,就是中国足球早上的太阳,我相信终有一天,他们会照亮苍穹。”
(秋水长天摘自《大学生》2022年第11期,橙子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