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南十字星

作者: 叶梓

寻找南十字星0

刚进大学时的我是个“边缘人”,很长一段时间交不到新朋友,专业课也学得很吃力。我习惯了独来独往,沉默寡言是我身上最醒目的标签。对我来说,每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晚饭后独自坐在操场的台阶上看书,有时看累了便在速写本上涂鸦。

有一晚,不知不觉中操场熄灯了,我慌忙地摸索着准备离开。突然,操场中央亮起一束光,朝着天空照射。那束光,时长时短,忽明忽暗,好像是在发射信号。我隐隐看到那是一个男生拿着手电筒在操作。“真是个怪人!”我不由得嘀咕。看来这世上也有人像我一样,不太合群,做着自己喜欢的各种事情。那晚,我的速写本上多了一个高高瘦瘦的卡通男孩,他手持手电筒向天空发射着光,他在黑暗中的背影倔强而勇敢。

开学一个多月了,看到我还没有交到新朋友,父母强烈要求我加入一个社团,因为在他们看来,社交是拓宽人际关系的最佳渠道。但是他们哪里知道,最让我头痛的就是与人打交道。看着社团招募册上的介绍,跆拳道社、相声社、书法社……真是五花八门,只是没有一个能够引起我的兴趣。直到看见“天文社”,我的眼前一亮。好奇怪,我竟然想起那个朝着天空发射光束的男生,好吧,就选天文社吧。与天上的星星打交道,应该不会那么让人头痛。

进入社团的第一天,作为新人的我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你是什么星座的?为什么要参加天文社团?你进入社团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社员们戏称这是“灵魂三问”。

我紧张地回答:我是八月出生的,应该是狮子座的;我是为了打发时间才参加社团的;至于进入社团后最想做的事,我憋了好久才说,我想学会辨认南十字星。谁知道我为什么会说这个,一定是之前我在哪本小说里看过,觉得它是浪漫的代名词。

大家拍着桌子,哈哈大笑。坐在最前排的男生忍住笑意:“你知不知道只有在南半球才能看到南十字星,我们生活在北回归线以北,就算告诉你南十字星的位置,你也看不到呀。”说完他又热情地伸出手:“欢迎你加入天文社!”他,就是社长苏辰。

尽管作为天文“小白”的我第一天摆了乌龙,可还是被社团热情地接纳了。随着社团活动的展开,我渐渐熟悉了社团里的每一位成员,对作为社长的苏辰自然了解得最多。他不但长相俊朗、成绩优秀,还多才多艺,据说社团里有一半的女生是为了接近他才入社的。苏辰平时话不多,可只要谈起天文方面的事情就立马滔滔不绝。

自从我加入社团,原本乏味的校园生活也多了一些新鲜活力。每次社团举办活动,我都是早早到场,帮着摆放桌椅,调试投影仪,有时看宣讲的幻灯片过于单调,也会帮着优化。渐渐地,我变得越来越主动、爱笑,大家都说我好像变了一个人。我也觉得自己好像从以前封闭的壳里探出了触角,开始打量这个新奇有趣的世界。

有一次,社团准备宣讲活动时,我看到幻灯片的封面有些单调,便信手把之前画的卡通男孩粘贴了上去。幻灯片刚一播放,就有个女生立即喊出:“这不是苏辰嘛!”“对啊,背影太像了!”我纳闷哪儿有这么巧。苏辰眼前一亮,恍然道:“你之前是不是经常坐在操场的台阶上看书?”原来,我们都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关注过对方。后来,我问苏辰为什么要冲着天空打光。“给外星人打暗号呀。”苏辰冲我眨眨眼,还假装很神秘地叮嘱我说,“这可是我的秘密。”当然,我也是有秘密的,但没有告诉苏辰。那就是,以他为原型的卡通男孩成了我日常画得最多的涂鸦主角。

据说英仙座将要迎来百年一遇的流星雨,最大天顶流量每小时可达近百颗,这对天文爱好者来说是件盛事。为了见证这一时刻,社团组织大家去市郊的山上进行观测。随着深夜到来,好多人受不了寒冷,钻进暖暖的帐篷睡觉了。最后,只有我和苏辰还在坚守。

那一晚,苏辰和我聊了很多,宇宙远比我们知道的复杂、神秘。黑洞、陨石、星云……这些遥远又陌生的东西,经过苏辰的讲述,我觉得好像就在我触手可及的地方,从四面八方包围着我们居住的星球,并且不停地转动着,还有比这个更神奇的吗?

“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南十字星?”苏辰问我。

我查过很多关于它的资料,它在我的眼中不再只是一个浪漫的代名词。南十字星相当于南星空的“北极星”,据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就是靠它来导航的。我说:“天上的每颗星星不管有没有被看到,都坚守着自己的位置,日夜不停地运转着。”

苏辰立即表示赞同,这也是他喜欢天文的原因。他觉得每颗星星,有名的、无名的、已知的、未知的,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断地运转,就算偶尔看似偏离轨道,也是它自己所期盼的。那是因为它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应该在哪里!此时的我才知道,原来被众人羡慕的他,也有说不出的烦恼。他的父亲一直希望他毕业之后继承家业,但这根本不是他想要的,在他看来,天上的星星才炙热持久,值得追逐。

恰好此时,英仙座的流星雨爆发了,流星一颗接一颗地划过夜空,令人目不暇接。苏辰快速地拍下一张张拖着长长彗尾的流星照片。“真美啊,正是因为它们沿着自己的轨道运转,才成为天空中最绚丽的流星。”苏辰的话深深地震撼了我。我说不出一句话,却有泪水夺眶而出,我一遍遍地问自己:“叶纤纤,你的位置又在哪儿呢?”

其实,我并不是真的喜欢天文,就像我不是真的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从小到大我扮演着乖乖女的角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迎合,好让别人觉得我不是那么孤单、独特。我明明更喜欢画画,却被父母要求学金融。我活得连一颗星星都不如,一直没有看清自己应处的位置。

那次观星活动之后,我便退出了天文社团,我已经知道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一直到大学毕业,我都没有真正看到过南十字星,只是在无数的图片里看到四颗明亮的星星坚定地守在南半球的星空中。对于我的退社,苏辰没有过多地挽留,但他和我相约,将来不管谁有机会看到南十字星都要第一时间告诉对方。我想他是懂我的。

毕业两年后的今天,苏辰去西藏做了支教老师。高原终年的烈日将他晒得黝黑,照片中的他只有露出的牙齿是白的。他说他敢和藏羚羊赛跑,已经和当地的居民打成一片,成了快乐的“孩子王”。他还说,在那里看到的星空更加绚烂夺目。

我呢,并没有按部就班地从事金融行业,而是凭借当年以苏辰为原型的系列卡通作品,顺利地成为一名插画师。无须担心过多的社交活动,我可以独自安静地通过绘画记录这个世界的美好与希望,当然,星空是不可或缺的主题。

我和苏辰就像宇宙中的两颗星,短暂邂逅又各奔东西。相互碰撞时的光为曾经迷失与惆怅的我们照亮了前方,最终回归自己的位置。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都会看到南十字星,我要对它说:“真好,终于找到了你!”

(本刊原创稿件,习k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