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来自桃李芬芳
作者: 张巧婷
如果被问“带毕业班有什么心得”,我的答案是:要讲究方法,要投入情感。
步入六年级,小初衔接学习节奏加快,学习任务增多,让孩子们小有压力。面对即将到来的初中生活,他们既憧憬又焦虑。在这样的氛围中,我深知学会与情绪共处的重要性。因此,开班会时,我引导全班同学集思广益,寻找释放坏情绪的方法——打球、运动、听音乐、画画、写日记、大声喊……并鼓励他们付诸行动,做一个情绪稳定、心态健康的孩子。
解决情绪问题之后,我会和孩子们分享学习方法。语文一直是我的优势科目,在教学中,我通过错字锦囊、审题与分析、作文积累与输出等方法,帮助孩子们提升语文能力。我提倡“学会学习,学会反思,探索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根据每个孩子的应用情况和个人学习风格,优化他们的学习方法;同时,主张“在玩儿中学,在学中玩儿”,所以我的课堂上,一方面注重夯(hāng)实基础,一方面注重趣味教学,通过张弛有度的方式,让孩子们爱上语文。
适度紧张的情绪,适合自身的方法,还有必要的学习时间,构成了六年级辛苦而充实的校园生活。每天早晨,我总是第一个走进教室,开窗通风后进行阅读或者备课,孩子们进教室放下书包后,也会像我一样,自觉地读书、写字。每天中午,一部分孩子回到教室学习,我一直鼓励并陪伴他们;有的孩子想与老师探讨问题,我告诉他们:“只要你们需要,老师一直都在。被你们需要,是老师最大的幸福。”
毕业季,校园里难免充满离愁别绪,但毕业季不仅有不舍的泪水,也可以有肆意的快乐。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我组织了“青春毕业季”系列活动。“爱在身边”——为彼此送去关怀,每个孩子都付出爱,也感受爱;“青春篮球场”——在球场上呐喊,为他人送去掌声和赞美;“青春的歌会”——走上舞台,挥动荧光棒,在夏日的晚风中尽情歌唱;“青春的定格”——在校园、在教室、在我们足迹所至的地方,留下影像,这是最美的定格。
哲学家费尔巴哈说:“你的第一责任是使你自己幸福。你自己幸福了,你也就能使别人幸福。”在我看来,于教师而言,真正的幸福来自内心,来自对教育工作的热爱,来自桃李芬芳的荣光。
(作者系锦州新世纪博雅实验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