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里的故事
作者: 刘洁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接触自然和中草药,学校与辽宁中医药大学合作,给每个班级开辟了一处“百草园”。从那时起,这片小小的“百草园”便成了孩子们认识中草药、亲近自然的大门。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一直关注并记录着孩子们与“百草园”的点点滴滴。
还记得那是孩子们上三年级时,一天,辽宁中医药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第一次走进我们的课堂,带领孩子们认识了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板蓝根。讲台上,志愿者拿着一株板蓝根,小心翼翼地展示给孩子们看。“这就是板蓝根,它不仅能用来防治感冒,还对许多病毒有抑制作用。”志愿者微笑着说。
孩子们小声讨论着——“哇,这么神奇!”“真的能预防感冒吗?”随后,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一起动手翻土、播种、浇水,在“百草园”里种下了板蓝根的种子。
孩子们兴奋得难以自抑,争先恐后拿起洒水壶,你一杯、我一杯地为新播下的种子浇水。正当我准备提醒他们适量浇水时,一个孩子高兴地喊道:“老师,我们快要把‘百草园’变成池塘了!”大家哄堂大笑,原来“百草园”第一天就被孩子们热情的“洪水”淹没了。
为了更好地管理“百草园”,我将孩子们分成六个小组,每天轮流负责浇水和除草。同时,结合三年级语文“观察日记”单元,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板蓝根的生长状态,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植物的成长,形成了一份属于我们班的板蓝根成长日记。
几个月后,当看到孩子们完成的成长日记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孩子们记录得非常详细,不仅描绘了板蓝根的生长变化,还分享了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心路历程,甚至还有对未来的期待与展望。而最让我惊喜的是孩子们在文字旁用彩笔描绘了板蓝根的生长过程,仿佛让板蓝根在纸上重生。
一路走来,“百草园”一直与我们一起沐浴阳光,共同成长。我们在这里播种希望,也在这里收获美好。不仅是板蓝根,还有蒲公英、薄荷、紫苏,伴随着季节的轮回,不断地增添新的成员。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的现代诗学习,让孩子们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繁星》和《绿》的魅力中陶醉,不仅欣赏现代诗,更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在整理孩子们的作品时,我意外发现了许多关于“百草园”的诗篇。
“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
我们是小小的探险者,
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
都是我们发现的宝藏。”
在这片“百草园”里,孩子们学会了观察、思考、实践和分享,他们的心灵在盎然的绿意中得到了滋养与成长。而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他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纯真笑容,都是我前行的动力。
我将不断探索更多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希望这片“百草园”永远是孩子们心中的乐园,成为他们美好童年的一部分。
(作者系沈阳市皇姑区北塔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