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法,这些内容要了解
作者: 夏天 小鹿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爱国主义教育进入法治化进程。从本期开始,请跟随我们一起学习、了解爱国主义教育法吧。
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方面。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和标志是内容之一。
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针对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确定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丰富适宜的教学方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亲和力、感染力。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支持、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鼓励未成年人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活动。
未成年人要学习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深入了解国家的沧桑巨变,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可以通过诗词、书法、音乐等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一点一滴的成长中,培养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良好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