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

作者: [澳]陈志勇

红树0

陈志勇(Shaun Tan),艺术家、作家、电影制片人。1974年出生于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首府珀斯,父亲是马来西亚华侨,母亲是澳大利亚人。绘本作品有《抵岸》《观像器》《夏天守则》等。2011年,他获得由瑞典政府颁发的林格伦儿童文学奖。同年,改编自他的同名绘本并由他执导的动画片《失物招领》获得第8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红树》通过一系列梦幻般的画面,构建了一个关于情绪、孤独、勇气和希望的故事。阅读这本“治愈系作品”,可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和力量。

在一个寻常的早晨,小女孩儿从睡梦中醒来。平时,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她都会问自己这一天将有什么值得期待的事情发生。可今天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番不同的景象——她发现窗外的世界笼罩在灰色的雾霾中,室内更有一片片黑色的树叶正从卧室的天花板上缓缓飘落……“不!绝不会是这样!”她弱弱地对自己说。然而却有不知来自何方的声音环绕在她耳畔:“事情会越来越糟……”“阴影将伴随着你……”这股突如其来的压抑情绪,仿佛一团无形的阴云,悄悄向小女孩儿的心头袭来,她的心情因此沉重了许多,顿时感到孤独与无助。难道今天真的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吗?“不可以这样!”小女孩儿再次喃喃自语后,走出家门,开始了一段寻找答案的未知之旅。

小女孩儿的身影穿梭于一个又一个光怪陆离的场景之中,这些场景有的一改往日她所熟悉的街景变得有些陌生,有的则好像科幻电影中的情节那般似曾相识。她联想起在一部绘本书中曾经看到的画面和文字解读:“这既是对现实世界的隐喻,也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小女孩儿默默思忖(cǔn),书上写的当时读起来竟无感受,莫非作者说的就是我现在面对的一切吧。

小女孩儿走在街头,行人擦身而过或迎面而来,有的手提购物袋看上去收获颇丰,有的边走边低头看着手中的报纸显得全神贯注,也有人走路时两眼紧盯着脚前的几尺路面不知是若有所思还是在寻找着什么。继续前行,小女孩儿发现有的路段竟空无一人,只有巨型的怪鱼张着大嘴飘浮在几层楼高的空中,好像在专门俯瞰着她,一种难以摆脱的恐惧与不安油然而生。再前行,城市迅速消退,眼前出现了无垠的大海。然而,小女孩儿这时却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巨大的漂流瓶内,被人们遗忘在海滩上,此时涌上心头的是难以名状的孤独感。

终于摆脱了桎梏,小女孩儿冲出瓶颈,回到高楼林立的“水泥森林”中。她发现自己置身的地方就像一个大舞台,而她正站在舞台中央。台下是密密麻麻人头攒(cuán)动的观众,有人亢奋,有人缄默,更有人与她一同四周张望,看悬于楼顶的垂幔上的标语和近处LED屏上的滚动文字:“世界是台聋了的机器。”“有时你期待的美好什么也没有发生,而所有的烦恼却汹涌而至……”在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场景中,又有声音对她说:“美好或许都被你错过,厄运却不想把你放过。有时,你不知道该做什么,不知道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身在何处……”小女孩儿的内心世界经历着剧烈的挣扎。不,她不会容许这一个个“不知道”与她形影相随。

突然,小女孩儿在舞台一角发现了一张被风吹落的纸条。纸条上画着一棵红树,树上结满了红色的果实,显得格外鲜艳。小女孩儿不由得为之一振,寻找这棵红树不正是她此行的目的吗?

小女孩儿再度前行,穿过一片荒芜的废墟,废墟中到处都是破碎的瓦砾和倒塌的墙壁。她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些障碍,心中默默祈祷着能找到那棵红树。在穿过废墟后,她来到了一片黑暗的森林。森林中树木高大而密集,遮天蔽日。小女孩儿虽然感到有些害怕,但她没有停下脚步。她坚信,黑暗森林无法将她吞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总有一线希望在等待着被发现。

就这样,她又走了很久,终于走出黑暗森林,在一片空地上看到了一棵红树。红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树上的红色果实仿佛在向她招手。小女孩儿跑了过去,伸手摘下一颗红色果实。她咬了一口,甜美的果汁在口中弥漫开来,瞬间驱散了心中的阴霾。

结束了一天难忘的旅程,当小女孩儿带着一身疲惫与兴奋回到家中、走进卧室时,她惊讶地发现地板中央竟然出现了一棵弱小的红树种子。这颗种子迅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长成了一棵光彩夺目的红树。红树的光芒不仅照亮了房间,更照亮了小女孩儿的心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