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哇,数学!(下)

作者: 伊兜

你好哇,数学!(下)0

上期,我们为同学们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在生产生活上的应用,以及对全世界的文明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本期,随我们一道走近那些了不起的数学著作和伟大的数学家们吧,继续了解古人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和对世界科学技术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

了不起的数学著作

《周髀算经》

《周髀算经》是目前已知我国最古老的数学和天文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关于《周髀算经》的内容,得到普遍认同的一种说法:它不是个人或单一性质的著作,而是由多个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学说、理论累积而成。

历代数学家都将《周髀算经》作为重要参考,这也直接推动了古代数学的创新与发展。而《周髀算经》在数学史上的主要成就还是介绍并证明了勾股定理,这比毕达哥拉斯定理(西方对“勾股定理”的叫法)的出现早了五六百年。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由很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编写的数学著作的合集,其内容非常丰富,关于它的注解版本也很多,得到最广泛认同的还是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的注解。《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而作为一部世界级数学著作,它还走出国门,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版本流传,极大促进了我国古代数学知识在全世界的传播。

《孙子算经》

说到《孙子算经》这部数学著作,同学们可能不太了解,但如果问你“鸡兔同笼”问题,就感觉很熟悉了吧?像“鸡兔同笼”这类在民间流传度很广的数学题,它们的起源都是《孙子算经》。

不要因为书名中有“孙子”二字,就联想到《孙子兵法》,以为《孙子算经》的作者也是孙武哦。《孙子算经》被学者推断成书年代应该在公元四五世纪,距今约1500年,但作者是谁目前还不知道。

伟大的数学家们

刘徽:作出创造性贡献

刘徽是我国魏晋时期最伟大的数学家,他的著述《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对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是极其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对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创造性贡献还体现在,他是最早接触圆周率的数学家,提出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的方法,使得中国在圆周率计算方面领先世界一千多年。

祖冲之:算出圆周率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伟大数学家,从小就表现出了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不仅阅读有关数学的书籍,还会对书中提到的成果、观点等进行论证、推敲,甚至是批评。祖冲之不仅是位数学家,也是一位天文学家,还通晓机械制造、音乐、文学、哲学等,是个非常博学的人。

祖冲之取得的最举世瞩目的数学成就当数计算出圆周率介于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第七位的数学家。

杨辉:改进计算技术

杨辉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杰出数学家,与秦九韶、李冶、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他在数学研究方面的重点是改进计算技术,总结各种乘除捷算法,以提升运算速度。当时,杨辉的这些研究在民间得到迅速推广,人们记住口诀后运算速度越来越快,也间接推动了运算工具的改革,算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