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赏识教育”
作者: 朱红
八年前,我有幸参加了本溪市小学音乐学科的优质课评比,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获得了市级一等课例的好成绩。虽然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但那次活动带给我的启发依然深刻。
记得当初接到区里遴选通知的时候,我内心充满了不安,感受到巨大的压力。然而,赛前动员会上,校长的一番话令我深受鼓舞:“你们是学校最棒的代表,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凭实力取得好成绩!”来自校长的赏识激发了我前进的动力,当我以积极的心态备课、导课、推敲和上课时,发现这一切变得不那么困难了。最终,在市里专家评委团的评价中,我的课堂获得了良好的反馈。
赏识是一种能够带来巨大能量的激励方式。我想,如果用“赏识教育”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尤其是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也许就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于是,我开始尽可能地为学生们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鼓励与包容的学习环境。比如利用贴“笑脸”的方式,表扬每一个有明显进步的同学,而且表现最出色的三个人将被“提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奖励,对孩子们来说却非常重要。在这种机制的引导下,大多数孩子都表现得格外活跃。
当然,也会遇到特殊情况。在我任教的二年五班中就有这样一个男孩儿,他很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当其他同学专心听课时,他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玩耍;如果他突然对什么感兴趣,但没有立刻得到我的注意,他就会垂头丧气。
有一次上课时,他还是无法自制,甚至爬到了桌子底下。我当时非常生气,质问他:“你是有多动症吗?”这句话引发了其他同学的笑声,但他低下头说道:“我爸爸也说我有多动症。”这时我突然意识到,我随口说出的话其实伤害了他幼小的心灵。于是,我摸摸他的小脑袋瓜,真诚地向他道歉。这之后,我发现每节课上他都很努力地控制自己,能坚持好几分钟不乱动。当我称赞他的表现时,他会感到羞涩,但坐得更端正了。不论是一句中肯的提醒、一个温暖的微笑,还是一个带有奖励性质的“笑脸”,带给他的细微变化,都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他的改变让我特别有成就感。
我认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关注和尊重,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和水分的滋养一样。作为一名教师,能否用赏识的眼光、带着理解与尊重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让更多孩子收获快乐,更加健康地成长,这是我们身为教师的责任与义务。
(作者系本溪市平山区群力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