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写读后感吧

作者: 程云海

来写读后感吧0

“大嘴兔子,你在那儿忙什么呢?”嘟嘟猴探头探脑地凑过来问。

“保密!”大嘴兔子故作神秘地把手中的书遮掩起来。

“不就是一本书吗,有啥稀奇的。回头我去图书馆,找大象伯伯借,什么书都能借到。”嘟嘟猴撇撇嘴,脸上满是不屑。

大嘴兔子笑了:“那快去借,争取把图书馆的书都看一遍,你就成大学者了。”

嘟嘟猴装作往外走的样子:“我这就去。”突然猛地回头,“哈哈,我知道是哪本书了。”

“哪本啊?”大嘴兔子抱紧书,歪着头问。

“是……《埋在童话里的学校》吧?”嘟嘟猴吞吞吐吐地说。

“哈哈……”大嘴兔子笑得露出了兔牙,“嘟嘟猴,你太逗了,学校——还埋在童话里。你看清楚,是《藏在童话里的科学》。”说着,她扬了扬手中的书。

嘟嘟猴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你晃得太快,我没看清嘛。”

上课了,斑马老师说:“同学们,这次学校读书节,要进行读书分享活动。我们可以讲一个阅读中看到的精彩故事,可以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朗诵一首诗,还可以编个课本剧,演一个书中的场景……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老师,大嘴兔子正在读一本有趣的书,叫……《藏在学校里的童话》,让她谈阅读感受吧!”嘟嘟猴推荐道。

大嘴兔子瞪了嘟嘟猴一眼,更正道:“不是《藏在学校里的童话》,是《藏在童话里的科学》,你总说错。”

“大嘴兔子,你先给大家分享一下吧!”斑马老师鼓励道。

“这是一本科学童话故事书,里面主要写了关于动植物的有趣的科学知识。比如与众不同的小蜜蚁,俗名食舌虫的缩头鱼虱,有许多触手的海百合,号称飞鼠的寒号鸟,还有龙血树、喷瓜、奶树等有趣的植物……通过阅读,我学到了很多。”大嘴兔子说道。

“介绍完了?”嘟嘟猴问。

“是呀,”大嘴兔子点点头,“主要我还没看完呢!”

“说得有些简单!”胖胖熊摇了摇头。

“读书分享要像写读后感一样,从思想意义、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加上自己的感受,这样才能让听众对一本书有清楚的印象。”斑马老师指导着。

“老师,我写不好读后感,只会把书上的故事大段摘抄下来,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得好看?”小嘴兔子站起来问道。

“你们怎么想的?”斑马老师喜欢把问题抛给同学,让大家一起动脑思考。

“我觉得要写好读后感,重在一个‘读’字。读懂读透,读出文中的内在特点,都写了什么,这样写的意义。”大嘴兔子说。

斑马老师点点头。

“我认为‘感’更重要,‘感’是感受,是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自己的认识。没有这个‘感’,就不是读后感,是在概括主要内容。”嘟嘟猴看着斑马老师,字斟句酌地说。

“那怎么写好‘感’呀?”小嘴兔子追问。

“这个,这个‘感’就是感悟,就是认识,就是印象,反正就是收获。”嘟嘟猴一下子有点儿词穷了,他把求援的目光投向斑马老师。

斑马老师说:“嘟嘟猴说得挺好,大嘴兔子说得也不错。写不好读后感的首要原因是我们没有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内核读出来,只注重了故事情节。阅读,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问问为什么,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背景。想深入了解,一定多读几遍,最好留下读书笔记,更有助于对文中内容准确概括。”

“斑马老师,读后感和书评一样吗?”嘟嘟猴思维跳跃。

“当然不一样,否则干吗分开说。”胖胖熊白了一眼嘟嘟猴。

“对,是不一样。‘感’是主观喜好,是情感体现,我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要写出原因;‘评’是客观评价,优缺点介绍,特征分析,有美学意义上的判断。对于我们来说,写读后感更容易些。”斑马老师讲解道。

“这么深奥啊!”嘟嘟猴挠挠脑袋。

“所以我们要认真阅读、勇于发现、掌握方法,才能真正写出好的读后感来。”斑马老师说。

作文笔记本:

动笔写读后感的时候,同学们不妨就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我读的是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或了解到什么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有哪些感悟,最后明确一下收获。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引——联——议——结”,把这些都写出来,会是一篇不错的读后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