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二仙桥恐龙研究基地”

“这是大学校徽?搞笑版的吧?”

这或许是很多人在看到成都理工大学的校徽时,脑海中跳出的第一句话。

是的,你没看错,这的确是正经的大学校徽,校徽中的动物,真的是一只恐龙。这只恐龙的形象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合川马门溪龙化石标本,是亚洲保存完整的恐龙化石中的最大者,长达二十多米,昂首挺拔,高大威猛。

来看看正经版吧!

1957年,一具恐龙骨架化石现身于重庆合川太和镇鼓楼山。其体型巨大,关节连锁,保存完好,立刻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1961年,该化石作为教学标本被赠予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的前身),成为学校的镇校之宝。但是,合川马门溪龙标本缺少头骨,化石骨架上选配的是梁龙头骨的复制品。一直到1989年,成都理工大学欧阳辉教授在自贡新民乡一具蜥脚类恐龙化石发掘的现场,根据专业知识判断发现出土的是一具近于完整的、包含头骨的马门溪龙化石。

总而言之,恐龙成了成都理工大学的形象代言人。这个校徽一度被换掉,为此还掀起了一场“恐龙保卫战”。所幸,2021年时校徽又换回来了。

·无处不在的恐龙元素

成都理工大学的恐龙元素有很多!学校博物馆里有货真价实的马门溪龙化石标本,也就是新校徽的形象来源。在理工大学地铁站,还能看到站里满墙的恐龙。

好了,恐龙寻踪就到此结束了,看完这些,你有没有更爱成理多一点呢?

成都理工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所地质院校之一。如今,学校是自然资源部、教育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有成都和宜宾两个校区。

学校的王牌专业有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等,其中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入选了“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化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入选四川省首轮“一流学科”建设行列。这里有国内唯一的地质灾害防治实验室、国内第一个油气工业实验室……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带你领略关于地球的奥秘,可不要错过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