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先行,市域推进
作者: 吴书勤
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学生选择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关键期。培养高中生初步的生涯意识和生涯能力,助其做好规划人生美好未来的准备,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新高考政策的必然要求。但长期以来,在高考升学压力之下,高中学校的生涯教育意识普遍薄弱,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从而普遍存在生涯教育工作体系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生涯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柳州市根据现实情况,于2013年开始,从上而下,通过课程建设和课题研究的先行实施,完善生涯课程建设、强化生涯师资力量、搭建生涯资源平台,在全市域逐步实现生涯教育的落地推进与提质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的工作推进,柳州现已构建了广西首个市域生涯教育实践模式,形成了完整的工作体系与推进策略。
阶段性工作要点
1.规划起步阶段(2013—2014年)
2013年,市教科所基于调研制定《柳州市“十二五”普通高中学生生涯发展教育行动计划》,形成顶层设计;2014年,市教科所组织生涯课例研讨,指导各高中实践生涯教育。
2.试点推进阶段(2015—2018年)
2015年,市教科所在德育课题指南中首设生涯教育研究方向,指导试点学校开展生涯课题研究;2016年,各高中陆续开展生涯课题研究;2018年各高中生涯课题结题,生成了一批实践成果。
3.全面推进阶段(2019年至今)
2019年,柳州市出台生涯教育三年规划,启动系列生涯教育师资培训,开始全市推进生涯教育;2020年,出版生涯课程成果,承办自治区首届生涯课例研讨会和培训班;2021年自治区生涯课题结题并获评优秀;2022年形成地方生涯课程资源及共享平台。
具体举措
根据市域高中学校的实际情况,柳州市采取“教研先行”加上“行政推动”,在市域高中推进生涯规划教育:依托课题研究和课例研讨,指导高中生涯教育实践;建立地方生涯课程体系,引领高中生涯课程建设;制定全市生涯教育实施方案和发展规划,发布包含生涯内容的市级课题指南和通知文件,为市域高中学校生涯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行政支持与制度保障;建立评价与激励机制,每年组织一系列生涯教育专项评比,以评促教促学,激发各校生涯教育发展活力。
通过以上措施,柳州市形成了“一体两翼三板块四系统”结构化的生涯教育完整工作体系(如图2)和高效推进机制,强化了市域学校开展生涯教育的支持系统,保障了全市生涯教育的协调、深入发展,为区域生涯教育的有效落地实施提供了实践经验与范本。
1.“一体”,即生涯研究共同体
柳州市生涯研究共同体由区内外生涯教育专家为专家督导层,主要进行理论指导并给予专业支持;市教科所领导为顶层设计层,主要负责整体规划并给予行政支持;项目研究团队成员、市心理学科中心组成员为技术核心层,负责理论研究,参与规划设计,研发地方课程,收集反馈信息;普通高中学校领导、心理教师、班主任为实践推进层,负责课程教学实施、校本课程研发和实施效果反馈。生涯研究共同体为各项活动的有序、有力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与组织保障(如图3)。
2.“两翼”,即“师资培养”和“课程建设”
(1)师资培养:在生涯教育师资培养上,创新“研、训、导”一体化路径,积极调动各方专家资源,灵活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教研、培训与指导活动,促进了生涯教育师资的梯度化、层级化提升发展(如图4)。项目的实施让教师在规范开展生涯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技能的迭代提升;在课程建设中加深了对生涯课程的理解,培养起独立组织生涯教育活动的能力;在课题研究中提升生涯教育实践的问题解决和总结反思能力。
(2)课程建设:构建了广西首个高中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了完备的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一是搭建起了课程结构框架,并据此编著出版了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如图5);二是制定了生涯教育课程实施指南,为生涯教师提供了方向性与实操性的指导;三是形成了“创设情境—体验觉察—反思升华—行动应用”生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如图6);四是依托柳州本地区位优势和工业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打造了四个阶段、8个“一”主题的一系列生涯教育特色精品课程(如图7);五是组建了生涯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形成了由专家督导层、顶层设计层、技术核心层和实践推进层构成的生涯教育师资团队;六是搭建了生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依托柳州市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柳州市生涯规划教育服务平台和“柳州心育”公众号,整合相关内容搭建起了柳州市生涯教育信息平台。
3.“三板块”,即“通识教育”“学科渗透”“课外实践”
在单独生涯教育课程之外,柳州市更强调在通识教育、学科教学和课外实践中渗透和实施生涯教育。柳州市各高中学校鼓励学科教师将生涯规划课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例如生物课本中“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介绍了病理科医师、遗传咨询师、化石标本制作员等职业,教师在讲述过程中会进行相应的延伸,对大学开设的相关专业课程进行介绍,方便学生更好地了解该职业,判断其是否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匹配。如此既能填补学生对生物学就业前景的认知空缺,又可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在这样的生涯教育体系下,无论是在市区还是县区,柳州市的每一名高中生都能得到细致、全面的生涯指导——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要像他们一样精益求精。”2024年12月9日,听完融安县“融登高峰”思政一体化项目——大国工匠进校园专题讲座,柳州市融安县第二中学学生王罗颖说。
“在柳州高中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有两台仪器,分别是生涯规划指导系统和心理健康自助仪。有一天我体验了一把,以小游戏的形式,用有趣轻松的方式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此外,指导中心老师对我进行了一对一的生涯规划辅导。”有了这样的体验,柳州高中的罗晓婷就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十多年来,柳州的生涯教育不断取得硕果:1885名教师、885名学生在自治区级、市级生涯教育评比中获奖,各校生涯教育研究成果荣获区级科研奖励2项、市级科研奖励11项,编著的生涯教育学生用书(教材)和教师用书(实操手册),获全区推广使用,成果四次在国家级、自治区生涯教育论坛上展示,在区内外充分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