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飞跃,时间只是颗启明星

作者: 孟翔

高三开学后的第一堂历史课,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快速写着中国近代史历程的板书,他讲课的语速很快,讲的知识点又密集,坐在讲台下的我机械地抄着笔记,最后花了将近一节自习课的时间才完全消化全部内容。

新的授课方式令我找不到学习的方向,甚至让我急出了眼泪。

大学报到时,父母帮我安置好行李后就匆匆踏上归途,站在新校园里的我再一次重温了这种“兵荒马乱”的感觉:听不太懂的四川话包围着我,辛辣的食物令我提不起胃口,辅导员突然通知要进行一次英语能力测试……我独自坐在寝室里从零开始调整心态,就如一年前的历史课后。

万幸的是,高考提前教会我,要用更敏捷的反应速度、更强大的心理素质来应对新生活的意外挑战。我可以迷茫,但必须有限度;可以混乱,但必须抓住规律,将自己的生活回归正轨。凭借这些,我习惯了大学里的点点滴滴——军训、社团招新、选课抢课,这些新奇的体验极大地缓解了我的紧张情绪。

当然,这些不过是大学生活的前言,大学里最难的课题则是——未来。我认识的人中,有的在大一时就报名参加考研班,有的专注于社会实践,还有的选择做“技术宅”……耳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我感觉自己又掉进了另一个焦虑的陷阱里。尽管朋友和家人能给我提供建议,但我总归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常常问自己,假如选择了满是历史名胜的道路,又是否会因为错过鲜花小径而悲伤叹息?

在辗转反侧的深夜,我不可避免地回想起了我的高中生活。那三年里,我并不是毫无遗憾的。我尝试过在别人看来很浪费时间的学习方法,比如一遍遍地抄写,反复做历年真题。如果把时间节约下来,多背诵一些成语古文,多吃透一道数学题,或许我能发掘出更多的潜力。也有参加艺考的同学劝我说:“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你还可以选择其他道路实现理想。”最终,我仍循着既定的轨迹,来到巴蜀大地的这座校园里。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做出了许多次选择。

我始终记得这样一段话:“我宁可让自己因事情发生了而后悔,而不是后悔一切只停留在空想中;我宁可让自己因知道明白了而后悔,而不是后悔自己只能盼望;我宁可让自己因有所为而后悔,而不是后悔着自己一再犹豫却步;我宁可让自己因一场真实的体验而后悔,也不要让自己病态地揣想着事情的种种可能。”

将来回望大学这四年,我或许也会发现不够尽善尽美的地方,但人生没有假设,我不能在后悔中无限下沉。

于是,我背着厚重的书和对将来的期许,与许多同行者一起奔走在图书馆、讲座与寝室之间。每晚走出图书馆时,我都喜欢回头望着这座承载着梦想与知识的建筑,方形的玻璃窗透出柔和的光,每扇窗都像一个装着礼物的盒子,和天空中的星辰互相映照。或许我们仍在黑暗中踟蹰,或许我们不小心走进了偏僻岔路,可数亿颗星星,总有一颗装在写有我们名字的盒子里。

时间仅仅是颗启明星,在暗夜中飞跃又飞跃的终究是不肯屈服的我们。这是高考与大学传授给我的深厚一课。

上一篇:
下一篇: 北京啊,北京!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