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锐评北京高校:人均“985”,遍地是“卷王”
根据北京头部高校的江湖传说整理了一份“京城高校毒舌图鉴”,请收下这份冒着被北京头部高校学子追杀的风险整理的锐评手册(求生欲拉满版)。
清华大学vs北京大学:顶级学霸的相爱相杀
清华大学:“五道口男子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子不是在图书馆“卷”到天亮,就是在去健身房“卷”肱二头肌的路上。
北京大学:未名湖划水摸鱼艺术家培养基地,人均能写诗会辩论,但永远抢不到食堂的鸡腿饭。
♨两校日常互怼:“你们连WiFi密码都是《离骚》选段!” “你们的浪漫就是给女朋友焊电路板?”(实际内心:招生季抢“状元”时,我们都是海淀区卑微乙方。)
中国人民大学:公务员的摇篮,五道口书记预备营
校风:中关村大街政策解读专业户,从食堂到教室都弥漫着《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气息。
校友会:一半在部委写红头文件,一半在互联网大厂写PPT。
特色课程:“如何优雅地驳回领导的无理需求”(选修)。
♨在选调生考试中属于“VIP学校”,体制内的单位看到“人大”(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俩字默认加分;“搞钱”也不差,金融圈校友遍地,律所、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认可度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院路“钢铁直男”的天堂
校风:学院路“钢铁直男”的大本营,无人机比女朋友更常见,教室里的键盘声比情话更动听。
三条红线:挂科超四门、总挂科超20分、作弊直接触发“退学预警”,学生调侃“北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下同)不养闲人”。
日常“航模秀”:操场上常能看到学生试飞航空模型,甚至表演特技飞行,被戏称为“北航版《壮志凌云》”。
♨既有实验室里的星辰大海,也有食堂里的麻辣香锅;既有严格到“变态”的学风,也有毕业后的无限荣光。若你向往科技报国,甘愿在“高压锅”里淬炼成钢,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
北京师范大学:“宇宙中心”女儿国
校风:积水潭女校的公主们右手握着教鞭,左手举着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男生?哦,你说的是传说中的“师范熊猫”啊!
课堂日常:女生们讨论儿童心理学,男生们缩在角落里默默地记笔记。
♨北京师范大学有北京校区、珠海校区两个校区。不过,北京校区的地理位置有些玄乎:东有“铁狮子坟”,西有“索家坟”,南有“小西天”,北有“北太平庄”,听着就有“宇宙尽头”的感觉。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语言魔法学校vs娱乐圈预备役
北京外国语大学:西三环联合国分部,学子不仅精通俄语弹舌,还能用粤语骂街,人均“霍格沃茨”在逃巫师。
中国传媒大学:课程包括“如何让甲方爸爸撤回第108版修改意见”,校友占领微博热搜榜半壁江山。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一座“赛博朋克”语言帝国!在这里,ABCDEFG只是学习基础,西里尔字母、阿拉伯字母、天城文……才是学校学子的学习日常!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表演领域被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压制,传媒领域又面临其他综合性大学的竞争,是个适合走影视与传媒相结合路线的“跨界选手”。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码农的命运共同体
北京邮电大学:明光村程序员预备役,人均发际线比代码行数增长得更快,学生用二进制写情书,约会地点是学校机房。
北京理工大学:魏公村军火库,上课造坦克下课拆电路,食堂的包子馅都像军工配方。
♨北邮(北京邮电大学简称,下同)的课程难度与北邮学子的发量成反比,校友承包了后厂村一半的工位,被调侃为:“北邮北邮,北上广深包邮”(意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非常抢手,就像商品一样包邮到全国各地,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北理(北京理工大学简称)参与“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北斗卫星系统研发,甚至研制出覆盖全球的“北斗短信”,被戏称为“浪漫都留给了宇宙”。
中国农业大学:舌尖上的高校
校风:“宇宙中心”种田大学,本科学子直播炒菜卖酸奶,农学博士在田间除草顺便发SCI(科学引文索引)。
标签:学院路种地示范基地、食堂性价比之王
♨教授在实验室中种菜,学生在试验田里写论文。校友在农业圈默默推进“乡村振兴”,但亲戚仍坚持问:“毕业后包分配当村主任吗?”
北京协和医学院:人类医学的天花板
校风:东单人体维修中心,学生拿着手术刀追剧,看着解剖图下饭,还要安慰自己“秃头是医学生的勋章”。
名言:“劝人学医,天打雷劈”——然后继续含泪“啃”解剖图。
♨入学难度堪比修仙渡劫,学生背书背到看《人间世》像看喜剧。校友在医院走廊上相遇,不过点头寒暄:“今天你值夜班啊?”
中国政法大学:法考气氛组总部
校风:期末考试比“刑法”还冷酷,师生日常对话像在模拟法庭。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常被问:“你们学校能保送《今日说法》吗?”
标签:五院四系C位、法学做题家
♨全校只有法学和“其他专业”,校友密度足够在公检法系统中重建一个小型政府。学生精通“民法典”,能把宿管阿姨的查寝规定解读成宪法修正,但可能分不清海淀区和昌平区的房价差距。
北京语言大学:迷你联合国驻海淀分部
校风:学院路“地球村”大使馆,学生能用emoji(绘文字,在中国,其通常被叫作“小黄脸”)吵架,留学生比本地人更懂“栓Q”文学。
标签:联合国小分队、名副其实的“地球村”
♨你以为北京语言大学的学生只会学语言?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还要学习各国的文化、政治、经济……个个都是“文化小百科”;他们还要唱外文歌、跳外国舞、演外国戏……个个都是“文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