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恨自己是个发过光的中等生
作者: 应如是题记:后来父母问我后悔选择理科吗?我想应该是不后悔的。要是再给我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选择理科,尽管在某些方面确实是少了点天赋和运气。
中考完的那个假期,我在开学前提前买了高一的数学教材,学完了前两章的内容。于是,开学后面对数学老师在课上提出的每个问题,我都能够自信地回答出来,且数学周考成绩几乎都是满分,为此数学老师总是夸我,让我继续保持。我到现在还记得数学老师赞许的目光,或许那就是高中三年里我最自信的时候了。高一的我学得很轻松,每科成绩都很平均,最好的是数学,其次是化学。那时候,凭着对数学和化学的一腔热爱,加之我们班主任带的是理科班,我便不太想加入新班级里,就大胆地选了理科。
我是一个不太能经得住夸赞的人,高一的时候数学每次都能考到130+,结果还没骄傲多久,就很难再考到130+了。那个时候我总以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好了,就没怎么刷题,也没怎么巩固知识,等到醒悟时,已落下太多知识点。
高二算是我高中阶段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可惜别人的转折点大多是“逆流而上”,而我是“顺流而下”。那时,看到一年前成绩不如我好的舍友凭借自己的努力赶超了我,我才意识到不努力是不行的,而我的好胜心也愈发强烈。于是,我开始不回宿舍午休,午休时间就在教室里刷题,感觉到困了就去天台背单词,每天中午只睡20分钟左右,感到困时就喝一杯速溶咖啡。下晚自习后,我回到宿舍快速洗漱完就开始刷题,打着台灯学到深夜,直至舍友们都睡下了。现在家里还有我高中时没喝完的速溶咖啡,即使过期了我仍然珍藏着。
然而,这样发狠的学并没有成效,我的成绩仍在下跌,理综还是没有进步,为此还被班主任叫去办公室问话。那段时间,我非常容易崩溃,动不动就流眼泪,不管看到什么景色都觉得悲伤,积攒了很多郁闷和压抑,也没办法告知他人。慢慢地,那些本该刻在脑海里的单词变得模糊不清,面对一眼就能看出考点的计算题也无从下手,以致原本拿手的英语和数学科目的成绩只过了及格线,而300分的理综只考了一半多点的分数。每个周末,在我回到家后,重视教育的父亲总会问起我的成绩,他听到我不断下滑的成绩,面色变得越来越沉重。我明白大人的世界里只计较结果,不管我说什么,父亲都认为原因在于我不够努力,还沾沾自喜。
就这样,带着迷茫和疲惫的心情,我成了一名高三生。
高三开学前,我冷静思考了一段时间,而后决定以一个崭新的姿态与高三搏斗。对此,在假期里,我就开始收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试图掌握英语语法和英语阅读的精髓,同时抓紧时间补习物理。无论结果怎么样,我都要搏一搏,不试试怎么知道呢?事实证明,所谓的努力还是有效果的。
我调整了自己的作息时间,改变了盲目学习的行为,不再每天都待在教室午休,偶尔也回宿舍,与舍友分享自己遇到的趣事。
我开始享受把难题做出来的快乐,特别是在对完数学和物理压轴题的答案,发现自己做对了的那刻,我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在发光。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年前成绩一直处于中下位置的我,在高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中考进了班级前十,那可是相当于有希望考重点大学的成绩。我到现在都忘不了,把这个消息告知父亲时的激动与颤抖,其间夹杂着委屈与惊喜,那种失而复得的心情,我相信每一个发过光的中等生都会懂。
但还没等我从喜悦中走出来,就收到了外婆去世的噩耗。那段时间,我的情绪很不稳定,在午夜梦回时常常想外婆她老人家怎么就没能等到我上大学呢。接着,此前两年里总是与我一同去食堂打饭的好朋友,在我最难过的时候对我说“以后我们分开走”。受到情绪的影响,我的学习变得不够专注,成绩再次一落千丈。渐渐地,我开始失眠。面对父母的质疑和不理解,我变得更加容易情绪失控。我还记得,那时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拉着我的手说“小朋友,没关系的”,舍友们也总是紧紧抱住半夜时在被子里压抑着哭声暗自流泪的我。
一段时间后的某个深夜,我突然想到几个月前,外婆慈祥地拉着我的手说:“小宝,要好好读书啊,将来过上好的生活。”这句话瞬间点醒了我,是啊,我不该一直这样消沉下去,我现在不是身处高一,而是高三。
慢慢地,我重回正轨,即便在之后的测试中再没取得过之前的好成绩,但成绩也还算得上是可观。我和舍友们做了一个约定,每天晚上没到一点半谁也不准睡,并一直坚持到了高考到来那天。我就这样反复刷着近些年来的高考卷,整理卷子上易错的知识点,在跑课间操的时候拿出来背,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高考结束那天,我平静地走出考场,大大地舒了一口气,尘埃落定,一切都结束了。
查到高考成绩的时候,我还是不免有些失望,奋斗了很久的物理科目还是一点起色都没有,好在其他科目稳定发挥,成绩算是过得去。成绩不尽如人意,我也想过是否要去复读,但想想我是个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情绪的人,还是决定算了。我努力过了,为自己的青春大汗淋漓地拼过了,就可以了。
后记:现在,我看到关于高考的新闻时,还是会怅然若失,也会不自觉地笑。有人说高三不适合重来,只适合怀念,我想是的。某天半夜,我看到这么一句话:“我恨自己为什么不是个彻头彻尾的差生,而是一个发过光的中等生。”看到的瞬间,我哭得不能自已,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高中时经历过难熬的日子。
哭完抬起头后,我突然想到了高三那年的一些片段。我曾在晚霞映照的傍晚听着“九磅十五便士”,曾与同学聚拢在狭小漆黑的教室里看《海上钢琴师》,曾在好几台台灯一同发出光亮的宿舍里与舍友奋战到深夜。
我努力过,我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