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是硬核的,也是柔和的

在武汉,有这样一所大学,它既有钢铁般的硬核实力,又有春风化雨般的柔和情怀。那就是武汉理工大学(下文简称“武理”)。

武理被称为“984.5”,是什么意思?

武理由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3所大学合并而来,而这3所大学分别于1996年、1998年、1997年通过了国家“211工程”预审,称得上是3所“准211工程”院校。因此武理虽未能入选“985工程”,但实力非常接近“985工程”院校。“984.5”这个称呼反映了武理在办学实力、学科实力及综合排名上的突出表现。

三校合并,让武理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最强的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的传统优势是建材建工方向,建有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与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理是全国建材建工行业的科技支柱,为众多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了创新成果。

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也是武理的优势学科。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毕竟武汉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其陆路交通、水运交通之便利,全国无出其右。看看学校挂的这些牌子——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路交通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实力是盖都盖不住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武理并没有固守老三套,而是致力于把新兴科学技术与三大行业紧密结合、交叉融合,助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例如把人工智能与材料结合,培养智能材料方面的人才;把人工智能、新能源与车辆工程结合,培养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人才;以及把船舶工程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培养豪华邮轮设计方面的人才等。在紧跟时代发展、对接社会需求上,武理一直是务实的。

手拉手,找个华中师大好朋友

武理与华中师范大学(文中简称“华中师大”)的“友谊门”由来已久,也被两校学子戏称为“鸳鸯门”。从前“友谊门”只是一个简单的门口,如今变成了红砖瓦墙、雕花栏杆,两校名牌挂于大门两侧。“友谊门”实行“一门两用,各行其道”的原则,两校师生可通过刷脸或刷校园卡的方式进出“友谊门”。新的“友谊门”于2023年11月10日正式投入使用,使马房山与桂子山又增添了新纽带。

地理位置那么近,学科优势又如此互补,武理与华中师大的互通互享自然不止于物理空间的连通,更是在诸多层面搭建了合作共赢的交流平台。对于本科生而言,最为优越的是两校开设的校际共享课程。2024—2025学年春季学期,华中师大在武理开设的公选课有魏晋文人风采、法律视角下的互联网治理、西方古典音乐鉴赏、民间美术与手工制作、个人理财理论与实务、汉字文化解密、景观生态学、果蔬花卉营养与保鲜、生殖健康导论等课程。这些课程丰富了武理的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