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管努力,静待陌上花开

作者: 葛挽弦

随着年纪渐长,对于当初是何年何月升学、毕业的,我总要拿出纸笔推算一番才能确定,唯有考研那年相关的日期,我记得格外清楚。“你是哪年考研的呀?”“202×年。”“那你记得录取通知书是几月几号到的吗?”“当然。”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因为那是我无法忘却的一段路。

说来好笑,初入大学时的我,一度固执地认为自己毕业后绝不会再继续读书,所以当辅导员统计有考研意向的学生人数时,我在台下将头摇得像个拨浪鼓:“谁要考谁考,我才不考呢。”

可最终,我还是压不住心里燃起的渴望,不甘心自己就这样从不喜欢的专业毕业,结束读书生涯。考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确定要考研,是在大三下学期的五月份。天气渐热,风中带着些许暖意,我细细地读着“研究生择校秘籍”。室友的鼓励声犹在耳畔,一树新叶,见证我从“摆烂”到再次捡起了未来。

此时距离考研仅有不到七个月的时间,我却还在专业的选择中徘徊不定。我满心想要另选心仪的专业,可这意味着我就要跨专业考研。对于所跨专业,我几乎没有任何基础,需要从头开始。若是选择考本专业的研究生,考研难度相较前者将大大降低。可是如果这样,就算考上了,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我选择考研,本就是想要换一条全新的道路。

“稳上”,还是“不一定考上”?无奈之下,我向家人寻求帮助,在帮我分析了利弊之后,他们对我说:“你是一个成年人了,很多决定需要你自己去做,跟着你的本心走吧。”

就是这句话,让我在辗转难眠了几个夜晚之后,终于下定决心跨专业考研。为了复习,以前经常回家的我,在这个暑假狠下心申请留校,成为“考研大军”中的一员。我开始日复一日地抱着考研资料穿梭在教室、食堂和寝室之间,很快就融进了学校紧张的氛围里。

自从高考结束之后,我很少再见到深夜的星空,也几乎不会再在清晨五点醒来。而为了能考研成功,这一切又回来了,每天我都熬到很晚,早上又挣扎着起床。甚至作为一名喜欢独来独往的“i人”,我还突破自我,特意找了一个刻苦学习的考研“搭子”,互相督促对方按计划努力学习。

考研科目为四科,两门公共课、两门专业课。面对之前没有任何基础的两门专业课,我认真做好规划,就像日常上课一样,给自己做了张课表,按课表学习,以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两门公共课稍有基础,学习就会轻松一些,学习时间也会相对减少一些。有时难免会焦虑,我会想,万一考不上,真是既浪费时间,又消耗精神,还不如直接开始工作。好在有我的“搭子”在,她会及时给予我疏导。当然,在她压力过载的时候,我也会竭尽全力安抚她。

但即便如此,考研终究是一个人的事情,没有谁理应成为你负面情绪的“垃圾桶”,每个人都要学会自我开解,要做到耐得住寂寞,藏得住心事,把得住方向。我每半月会特意给自己放半天假,不去想学习,也不去纠结未来如何,只管大睡特睡,或出门大逛特逛,借此放松心情,给自己充电加油。

就在复习终于开始变得一切顺利的时候,毕业论文却又正式提上日程了。选题的不顺、导师的更换折磨着我,寝室又酷热难耐,让我焦躁不安。不断增加的压力,使我一度产生放弃的念头。可我没有真的放弃,一边挣扎,一边推着自己向前走。在纠结、痛苦的反复磋磨下,我选择在日记中寻求安慰。教学楼前有一片小花园,我在这儿伫立发呆时,见有的花开得格外艳丽,有的花却已经败落枯萎。我想,这何尝不是一种提醒呢?回到教室,我将复习资料推开,打开日记本,写道:“学也是一天,躺也是一天,一天总会过去,但怎么做在我自己。未来是开花,还是败落,都要看我今日的选择。”

不就是再多付出些精力?不就是努力再提高效率?我相信自己可以。开启题海模式,疯狂做题,反复摸索,一遍不行就十遍,十遍不行就百遍……备战高考时,我都没有如此努力过。

就这样,一直坚持到考研结束,走出考场。我耐心地等,数着日子,终于等来了理想学校心仪专业的录取通知书。这一刻,我竟开始佩服我自己。一路走来,看似顺利,其实只有我自己和通宵达旦学习时仰望过的星星知道,我曾走过多少难关,越过多少重错落的山脉。这录取通知书,它对我的意义绝不是捏在手里的一张纸,它更像是一个证明,证明我曾经坚定地追随自己的心向前走,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如果你也走过这样一段路,你会发现,路上的点点滴滴,所有曾经令你觉得枯燥、烦闷或者兴奋、激动的,都会成为你今后人生中的宝贵财富。相信自己,你只管努力,静待陌上花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