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刻度线

作者: 黄镌超

小时候,天真的我总向往着快点长大。依稀记得母亲带我去火车站买票,把手轻轻探进那个小方窗口,就能拿到一张印着个人信息的车票。那时我总喜欢踮起脚尖,使劲地往窗口前凑,急切地催促母亲:“妈妈,我的那张票呢?”母亲笑着嗔怪:“傻孩子,你的身高还没过线,不用买票。”小小的疑惑和不甘很快便融化在母亲爽朗的笑声中。

我只好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快快长大,做一个像母亲一样能拥有自己车票的大人。纯真的孩童对于“成长”没有明确的概念,只知道满腔热血地向往,因为长大了就可以穿漂亮的高跟鞋,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不需要经过大人的允许。孩子们眼中的长大,是扑闪着光的,是充满无限美好和憧憬的。

于是,在门框边瞥一瞥“成长的进度条”,成为我每天出门的必备仪式。每天离家之前,小小的我总会站在门框边,郑重其事地挺直腰板,摆正脑门儿,而后用一种极为炽热的目光看向母亲:“妈妈,我长高了没?”

一向好动的我,测量时竟能自觉地克制着耸动的肩膀,生怕有一丁点儿差池,影响到我的成长结果。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配合着我的幼稚行为,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毫厘,她也会煞有介事地回应:“哟,好像又长高了一点儿!”那时,一天的快乐源泉都来自母亲对我“成长”的肯定。眼瞧着门框上的刻度线越画越高,内心的喜悦也随之潜滋暗长,丰盈了我的整个童年。

那些日子里,身高成了父母千方百计庇护我的直接理由:搭乘观光车游览风景时,我可以窝坐在母亲的双膝上,在温暖的怀抱中闻花香、听风吟,随心所欲地抛出大大小小的问题;在拥挤的人潮里,父亲总会兴致盎然地邀请被挡住视线的我玩“骑马游戏”,父亲厚实的臂膀总能让我眼前的风景被延伸到很远,很远……

中学时的某个夏日,当我又画上新的一道刻度线时,竟发现已与母亲的身高齐平!母亲与我并肩站在镜子前,太阳的余晖将我们的身影拉得老长。再等到我能够把手伸进车站那方小小窗口,已经到了我离家往远方求学的时候。成年人的世界并没有从前想象的那般轻松有趣,前行的路上背负的不仅是几十斤重的行李,还有对未知的迷茫和恐惧。长大后的世界确实多了许多风景,但那些曾经陪伴自己看风景的人,却已渐渐远去。记得每次离乡返程,父母总是习惯准备大包小包,千叮万嘱:“都长这么高了,是个大姑娘了,遇事不要慌,有空多来电!”

成家后的某次过年,我带着女儿回到老屋。西窗的阳光还是那么暖,阳台的绿植正在舒展着生机,一切仿佛还是老样子,那么欣欣向荣。女儿蹦蹦跳跳地靠近门框,踮着脚尖轻轻地摩挲着那一道道刻度线,好奇地问我:“妈妈,这些线和数字是什么意思啊?”刚想回答,母亲从不远处走了过来,顺势接过了话:“妹儿,这是你妈妈成长的‘记号’。来,让外婆看看我的小乖宝有多高啦?”女儿扬着笑脸凑了过去,配合又期待地等着测量。我凝视着母亲蹲下时头顶晕开的斑白,祖孙二人笑盈盈的侧脸,一时失了神,眼眶模糊间,心头涌动的,是“成长”的酸甜……

上一篇: 槐花落尽的夏天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