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那些“985”“211”
作者: 流歌 九君广州文脉源远流长,其教育历史始于西汉末年。三国时期,骑都尉虞翻曾在番禺虞苑办学。南宋时期,广州设有书院。清朝时,广州设有府学宫,此为广州最高学府,而番禺与南海设有县学宫。除此之外,民间还自行筹办义学与社学。
时光流转,历史变迁,变化的是人与景,不变的是教育的传承。如今的广州高等教育发达,高校数量众多,有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985”高校,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211”高校,还有许多别具特色的本科院校,吸引了众多学子。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广州大学城,被誉为中国南部的“信息港”和“智力中心”,囊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暨南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等高校,这些院校分别开设有各种各样的通选课供其他学校的学生选修。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广州,去看看广州的那些大学。
“华南第一学府”
——中山大学
·双鸭山大学·
“从前,有一所学校叫‘双鸭山大学’,它是‘鸭山先生’一手创立的……”等等,这是什么大学?
“双鸭山大学”的学子告诉你:“其实,我们是中山大学……”为何中山大学会有“双鸭山大学”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绰号呢?这是因为一位网友在坐地铁时听见中山大学的英文报站“Sun Yat-sen University”的谐音神似“双鸭山大学”,并把这一发现发到了校园论坛上,从此这个可爱的昵称便在校友中流传开来。还有一些学生自制了各种版本的“双鸭山大学”校徽,就连学校校徽的原设计者也贡献了两套新的校徽设计图。
·逸仙魔法学院·
中山大学南校区的建筑颇有西式复古风格,就像《哈利·波特》中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城堡,颇有“中国的魔法学院”的感觉。最具“魔法特色”的一点是,学校每年的毕业典礼上,毕业生、教授们都会穿上独家定制的学位服、教授服,礼袍整体以黑色和红色为主,就像魔法袍一样,其中还有一位教授高举华丽的权杖(魔杖)走上红地毯。由此,中山大学便得名“逸仙魔法学院”。
中山大学有“华南第一学府”之誉,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的。在近百年的办学历史中,中山大学汇聚了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名家大师,邓植仪、丁颖、冯友兰、郭沫若、鲁迅、傅斯年、顾颉刚、商承祚、何思敬、赵元任等著名学者都曾在中山大学任教。
作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中山大学的优势学科不胜枚举。学校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等11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以医学为例,中山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实力,我国最早的西医教育诞生于此。目前,中山大学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医学科研创新日新月异,拥有10家直属附属医院。“中山系”医院不仅在广东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赫赫有名。在校园里的古树下静静翻动书籍,中山大学深厚的底蕴和辉煌的成绩终将化作学子内心的自豪与坚定。
近年来,中山大学在加强文学、理学、医学等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努力补齐工科短板,填补了农学、艺术学空白,学科门类更加齐全,形成了文学、理学、医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综合发展的学科格局。广州校区重点提升文学、理学、医学等传统优势学科,珠海校区重点发展深海、深空、深地、深蓝学科群,深圳校区着力发展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使得学校综合性办学优势和特色愈发凸显,学科实力居于国内高校前列。
中山大学历史悠久,所以校园里的建筑也非常有特色,不少建筑都是红砖绿瓦、古色古香的。南校区的怀士堂是中山大学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它是1916年建成的,红色砖墙配以传统翠绿通花砖装饰,首层演讲大厅外观呈不等边五边形,敦厚结实,斜面琉璃屋顶开有三个八边形塔式气窗。孙中山先生曾在这里作长篇演讲,勉励青年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而马丁堂则是1906年落成的,比中山大学本身的历史还要悠久,在当时是岭南学堂的教学和办公场所,因纪念向岭南学堂捐款的亨利·马丁而得名。1912年,孙中山先生到岭南学堂访问,曾在马丁堂作“非学问无以建设”之演讲。如今,孙中山先生演讲后与师生们的合影被嵌在了马丁堂的墙壁上。
走进中山大学,中央大草坪引人注目。这片草坪历史悠久,诸多名家教授都曾在草坪上谈笑风生,校内的许多活动也都曾在这里举行。“我们校园的大草坪,宽达几十亩,放眼望去,绿光氤氲,使人倍觉空灵清爽,连瞳仁也像被清泉洗过那样的舒服。”这是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笔下的大草坪。在大草坪上小憩,你会发现周围的人多不热衷于名牌穿搭,而是身着随意休闲的衣裤,或三五成群地谈天说地,或手捧书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或只是安静地思考些什么,生活的美好就在这平凡的点滴中展现。
中山大学的科研实力同样让人赞叹。学校现有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36个、省部级平台241个。天琴中心、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精准医学科学中心、中大谱仪、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支撑未来发展的创新体系正在形成。以“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为例,它是我国排水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于2021年正式投入使用。
“四大工学院”之一
——华南理工大学
如果你有幸成为华南理工大学的一名学子,那么你必须通过游泳考核才能拿到毕业证!是不是很有趣?早在十多年前,华南理工大学便提出本科生要“人人学会游泳”,要求本科生一次游25米以上方可毕业。所以每到考前,游泳池里都挤满了苦苦练习的学生。这项考核对于从小没学过游泳的“旱鸭子”学生来说可谓是一项艰巨的考验,每次临近考核的时候都有不少学生发出哀号。不过这项规定的出台,不仅能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而且也对学生的安全有利,南方多水,学会游泳那就是多了一项自救的技能,遇到紧急情况时便可以自救,甚至还可能救人。
华南理工大学原名华南工学院,办学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红色甲工”)。学校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并称,颇负盛名。
如今的华南理工大学,已经发展为一所以工学见长,理学、工学、医学结合,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整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前列;1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5个学科领域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
华南理工大学在就业方面的口碑尤其好,被誉为“工程师和企业家的摇篮”。很多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的学子都奋斗在各自的领域,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在大三暑假的时候,华南理工大学的不少学子就会去各大公司实习了,包括腾讯、字节跳动等大厂。实习对广大学子来说无疑是很好的机会,因为毕业后有可能免面试直接入职。
华南理工大学有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三个校区,校园风光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所。其中广州国际校区是最新建造的,设计得很有“国际范儿”,大量使用欧式草坪,还有塔楼和钟楼,浪漫迷人。建筑多为红墙绿瓦,风格比较统一。学校生态环境很好,校园内还有不少动物,如牛蛙、青蛙、蜥蜴、蛇等,夏天的时候,每到夜里,校园里都会响起动物们的叫声。
“木棉花红,百步梯长。”提到华南理工大学,不得不提的还有木棉。每年三月,在华南理工大学大门的小广场旁,木棉花就会尽情地开放,像一面面飞扬的旗帜。木棉树又叫“英雄树”,传说是一位抵御外族入侵的英雄死后所化,他的鲜血便化作一树殷红的花朵。而木棉树的树干高大、挺拔,花开得气势恢宏,正是英雄不屈的精神的写照。也因“英雄树”的情结,木棉花被选为广州市市花,也是华南理工大学的“校花”。华南理工大学学子对木棉花的喜爱也是深入骨髓,无论是学校的校歌、校徽,还是学生论坛、各种赛事活动的名称,都可以看到木棉的名字或身影。春天将至,一起相约华南理工大学,共赏木棉花吧!
“华侨最高学府”——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有“华侨最高学府”之誉。“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目前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
暨南大学是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报考深造首选的热门高校,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港澳台侨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学校积极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40余万人,堪称桃李满天下。因此,在暨南大学读书,你可以接触到来自各个国家、地区的同学,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十分友爱。
目前,暨南大学拥有在校港澳台侨及外国留学生一万多人,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学生群体。为了使他们更好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传统文化活动,比如组织港澳学子参加珠港澳青年中华传统成人礼活动。成人礼活动通常由加冠加笄、三拜、真情感言和宣誓等环节组成。仪式开始后,学子们身穿汉服,跟着赞礼的指引,一一走到师长面前接受冠礼、笈礼并宣读成人誓词。活动能让学子们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还有广受学生欢迎的射艺活动。学校曾为寒假留校的学子开展了射艺培训班,安排老师为大家细致地讲解传统射艺的起源、历史文化,以及弓箭的器材知识、射艺的礼仪和步骤等。老师还会亲身示范,然后指导大家从握弓等动作开始学起,逐步掌握射箭技巧。课程之后,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射艺竞赛。射艺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还能使大家“沉浸式”体验一回中国的传统运动,极富趣味。或许正是因为暨南大学校园文化多元共融,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学生才会在国内外高水平赛事中屡创佳绩。暨南健儿苏炳添、陈艾森、谢思埸等,曾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上为国争光。
悠悠百年,暨南大学三起三落,五度播迁,但是“文传四海”的情怀亘古不变。在暨南大学,你可以收获来自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地区的学子的友谊,也可以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和洗礼,成为一个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的小使者,用爱和热情去传播中华文化的火种。
不只是“当老师”——华南师范大学
作为一名华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师”)的学子,我听过最多的问题就是:“读师范大学,那你肯定打算当老师吧?”事实上,华师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的并非师范类专业,甚至华师在全国排名最高的专业,也并非教育学,而是心理学。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师的心理学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并列第一(A+),是名副其实的“大牛”专业。华师甚至另拨出一栋教学楼,用以放置磁共振装置、眼动实验器、脑电实验器等贵重器材,因此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可以说是华师的“最豪华学院”了。此外,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还有着全校最多的教授,就连该学院的同学私下都戏称,这里就是那藏着一百零八个好汉的梁山,里面随便一位老师都是业界的“大牛”,学科知识杠杠的。而非“最豪华学院”的同学也不需要羡慕,因为学院经常邀请国外的心理学专家来举办讲座,其他专业的同学也能来参与学习,顺便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
除了心理学,华师的体育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也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了A类学科行列。学校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精神病学与心理学、数学、物理学、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等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由此也可以看出,华师虽然教师教育特色鲜明,但同时也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