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大战数学
作者: 乐生2021年8月1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的成绩出来了。
语文121,数学62。
已经高三了啊!班主任再一次找我谈话,她问我:“你这个数学成绩,你怎么上高考的考场啊?”是啊,我这个数学成绩,怎么敢上高考的考场呢?
前些天整理旧物时,不经意翻到了高三时候的日记。一时间,所有关于“数学噩梦”的记忆都从我脑海的最深处浮现出来。
高中三年,我有两年都在和数学作斗争,而这一切的苦果,都源自高一时贪图享乐埋下的根。
高一时,我根本没想过要好好学习。我从小凭借一股聪明劲儿,顺利地“混”完了小学和初中,而且还是个成绩优秀的“混子”。中考也考得不错,顺利地考上了我们当地最好的高中。因此,我理所当然地认为我是聪明的,我的基础是牢固的,我是根本不用也不屑于努力的。
我浑浑噩噩地“混”完了高一。上课爱听不听,作业敷衍了事,有时候晚上熬夜看小说,第二天白天就拼命补觉。我无疑是一群寒窗苦读的高中生中最快乐的那个。然而打脸的巴掌来得真的很快,也很响。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出来,我的成绩跟我爸的脸色一样难看,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科科成绩不及格,尤其是数学,分数还不及语文分数的零头。
那些鲜红刺目的分数,对我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我在这个全校最好的班级里面排倒数第一,在整个年级也排不上号。我自尊心太强,受不了老师和同学异样的目光,熬了一段时间后,主动提出要转去层次低一点的班级。那时,我还不明白是哪里出了差错,以前学习对我来说是件轻松的事,如今我依旧用这种轻松的态度去对付学习,结果却令我大跌眼镜。
转到新班级后,我要面对初来乍到的不适应和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再加上老师和家长对我失望的态度,我的心情一度极为压抑,甚至想过放弃。
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见了两个“我”。一个是儿时的“我”,她很快乐,直冲我笑,还对我说:“我好快乐呀,现在的你快乐吗?”另一个是未来的“我”,她苦着一张脸,说未来太难了,她快乐不起来。
第二天醒来,我逃掉了早课,躺在床上思考我的梦。
“我现在很不快乐。”如今所发生的一切都与我的预期出现偏差。我默默地想,或许人一生的快乐是有额度的吧,我的快乐在以前就用完了。高中之前的所有时光我都是快乐的,在那些别人用来努力学习的时间里,我都在疯玩,考试时却还靠着灵光的脑筋和不错的运气取得了好成绩。如今这样的结果,明白地告诉我,光有天赋和运气是不够的。
我真的甘心于现状吗?我想不是的。
想明白的代价是流了一整个早上的眼泪,但进步的代价,却不可能只是泪水。
努力,是我唯一的路。从这天起,我花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去思考、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大着胆子去问班级里成绩拔尖的同学是如何学习的,将他们的学习方法仔细记录下来,还在网络上浏览一些专家给出来的方法。最终,经过摸索,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高考数学独门绝技”。
·上课听听听
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之后,我开始强迫自己认真听每一堂课。
起初,还是和以前一样困难,每节课我都困得东倒西歪。但是我不再放任自己,而是开始寻找各种“治困秘诀”。我试过闻刺激物,比如风油精,试过吃薄荷糖,甚至试过让同桌在我犯困的时候抽我,或者掐我的手臂、大腿。最后我发现,这些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其实最好的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的办法,就是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我不再熬夜,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在课堂上自然而然地就清醒了很多。慢慢地,我发现听好课非常重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一遍解题流程后,我不仅掌握了对应的知识点,而且对解题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理解。面对题目的时候,我不再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转,而是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分析,挖掘出题人的考查意图。
·题目刷刷刷
或许高中时,我们任何一丁点儿的改变都逃不过班主任的法眼。班主任知道我开始努力后,找到我,又苦口婆心地跟我说了一通道理,还给了我很多学习上的建议。刷题,就是她给我的建议之一。她说:“课本上学的都是最基本的知识,必须要刷题加以巩固。熟能生巧,只有刷够题,才能在每次做题时熟练地找出题目考查的知识点。”
回去后,我做了一番对比,选择了市面上好评度最高的几本练习册作为平日的课后刷题资料。
自习课时,我把曾经常看的小说全都替换成了崭新的练习册,跟着老师的节奏,从当天老师讲过的章节开始刷题。一开始,我时常连题干都看不懂,更不理解题目的考点,只能狼狈地翻阅答案,照着答案一步步从头解题。理解了解题思路后,我便不看答案,尝试自己再解一遍题,反反复复,不厌其烦。
从一开始完全没有思路,到后来能熟练地解出大部分题,我数不清自己到底刷过多少道题,替换过多少根红笔的笔芯。从我的经验来看,刷题的确是非常有效的。通过刷题,我掌握了各种类型的题目的解题方法。后来不管遇见什么类型的题,即使它是“孙悟空”,擅长“七十二变”,我都能将它抽丝剥茧,还原成最原始的考查方式,再“对症下药”,解答出来。
·问题问问问
刷题的过程中,难免会生出各种问题。
那段时间,从来不是老师说“下课”,他就可以离开教室了。一直被贴上“不爱学习”的标签的我,被老师评价为“性情大变”:只要老师结束了教学,我总会一个箭步冲到讲台上,请求老师给我解答问题。我还会去老师的办公室提问,课间的十分钟,我经常是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度过的。
没有哪位老师再叫我“那个不学数学的小姑娘”了,也没有哪位老师会嫌我烦,他们都非常耐心,对我的每个问题都给出最详尽的解答。即使有时候我问的题目非常基础,老师也不会责怪我如此简单的知识点都没有记住。
在一次一次的疑惑得以解开之后,我逐渐发现,老师们不仅仅是帮我搞懂了单个的知识点,在讲解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启发我,让我将思路延伸到其他知识点,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了一张大的知识网,我也就融会贯通,学会了举一反三。
·错题记记记
我一度因虚荣心太强,总是把练习册上错误的选项不露痕迹地修改成正确答案,只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但结局却是只成功地骗过了自己,分数不会陪着我演戏。因为这种做法,我每一次都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一次、两次、三次……当同一类型的题我始终做不对的时候,我知道我要开始改变了。
我网购了好多本线圈本,后来又换成了活页本,用来做我各科的错题本。
中午放学的铃声像是冲锋的号角,一响起来,同学们都会争先恐后地冲出教室,涌向食堂。而我却像是失聪又失明了一样,始终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掏出我的错题本抄抄写写。
活页本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随时加页,方便我分类记录我的错题,再遇到同类型的错题时,便可以在本子上补充一页。虽然我在练习册上也会订正答案,但还是没有错题本来得直观、有针对性。我刷过的题越多,我的错题本就越厚,复习起来也就越方便。
·理想大大大
一艘船如果没有目标,那么从哪个方向吹来的风都不是顺风。进入冲刺阶段后,班主任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挑选一个自己心仪的大学作为高考目标,并将自己的目标写下来。
我明白“法乎其上,得乎其中”的道理,但起初,我还是不敢写下不符合我当时实力的院校。我偷偷询问了好多个同学,其中一个同学的答案让我受益匪浅,她说:“我写了一个要大步跑起来才有可能触摸到的目标,因为我希望自己尽全力朝着目标奔跑,而不是走走停停,原地踏步。”
受到她的鼓舞,我也大着胆子,写下了自己心中的目标,虽然在当时看来,那个目标还遥不可及。你会发现,只要你付诸行动,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前行,没有人会因为你理想的远大而嘲笑你。
重温往事,方觉岁月如梭。我在一次次午夜梦回之时,都无比感谢那个愿意从头开始的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努力,帮助我攀登了理想的高峰。人生路漫漫,一切皆有可能,若你感觉到苦涩,请继续坚持下去,相信终有苦尽甘来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