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那些高校“CP”,哪对最好“嗑”?(一)

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之称,明清时期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如今的南京高校众多,其中“双一流”高校就多达13所。由于高校太多,大家甚至悄悄给各高校组起了“CP”,还“嗑”得有滋有味。(“CP”是英文中“couple”的缩略词,表示一对,“嗑”“CP”指喜爱、支持这一对。)当然,组“CP”的说法只是玩笑,关于各高校“CP”的说法其实也各有不同,我们借“CP”之名进行介绍,只是希望能更好地反映出各高校的特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南京,看看求学南京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吧!

去南京读书,是什么体验?

说起南京,“吃货”可能会率先想到鸭血粉丝汤、蟹黄汤包、牛肉锅贴、盐水鸭等有名的南京美食;“文艺青年”可能会想到秦淮河畔的烟柳画桥,坐着画舫欣赏秦淮河畔的繁华夜景,听流浪歌手的民谣弹唱,抑或是漫步在鸡鸣寺前的樱花大道,是何等惬意;爱国人士则可能会想到抗日战争时期南京那充满血与泪的历史……

对我而言,在南京读书,给我留下最深刻的记忆的还是她的人文情怀。在我心中,南京是一座美丽、厚重的城市,古朴而灵动,文艺又浪漫。生活在南京,这座城的许多地方都打动着我,给我力量,让我不断前行。

文化底蕴丰厚

身处南京,许多街巷的名称可能都会让你产生一种“穿越感”,长干里、乌衣巷、桃叶渡、四牌楼、夫子庙、贡院街、朝天宫……这不是古典小说里的名字,而是实实在在的南京地名。行走在南京街头,你会时时刻刻感受到其文化底蕴的深厚,感受到历史在这座城市留下的深深烙印。

南京是我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多有王朝定都在此,因而有“六朝古都”之称。千百年来,这座城为诸多才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诗仙”李白曾为南京写了多首古诗,知名的有《登金陵凤凰台》《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等。“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这些名句如今读来也是朗朗上口,韵味十足。《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书中“石头城”“金陵”均为南京的别名,十二个主要女性角色合称为“金陵十二钗”。清代吴敬梓创作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据说其主要部分便是在南京创作完成的,书中也多次写到南京。在漫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这里还诞生过《诗品》《昭明文选》《文心雕龙》等数不胜数的名作。

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消息,批准66座城市加入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其中南京成为首个被列入世界“文学之都”的中国城市。绵延数千年的中国江南文化历史,得以在世界级的交流平台上展示。

人文情怀浓郁

在南京读书,闲来无事,可以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书店打卡。南京书店众多,且各有特色,不少书店都已成为南京的网红打卡点,如先锋书店、奇点书集、锦创书城、万象书坊等。这些书店不仅书香氛围浓郁,而且颜值很高,设计感十足。去店里坐一个下午,安静地读书,真是别样的享受。若有了兴致,还可以拍照留念,店内环境优美,很是出片。

除了书店,南京还有许多博物馆、艺术馆和图书馆,都值得一去,这些文化场所不断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我最喜欢的是南京博物院,它是中国的三大博物馆之一。馆藏文物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既有全国性的,又有地域性的;既有宫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社会征集及捐赠,均为历朝历代的珍品佳作,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瞩目。南京博物院不仅免费开放,而且还有免费的讲解可听。馆内设计处处充满人文关怀,充分考虑到各类人群的需求,让人感到温暖至极。

说到人文情怀,不得不提的还有南京的红山森林动物园。它被誉为“中国最好的动物园”,行走在里面,你能深切感受到动物园对动物们的关怀。曾经有游客质疑园方没有好好对待动物,导致动物精神面貌不佳,后来大家才知道,这是因为园内的很多动物都是园方从各个渠道救助的迷途、受伤动物。这些动物本身身体素质不够好,所以未能放归野外,在园内“养老”。园方充分考虑了动物的天性,努力为它们营造自然、真实的生活环境,更没有设置任何动物表演。用园长沈志军的话说,动物园并不是人类运营的动物场馆,而是动物的家;游客来此也不是参观,而是到动物的家里做客。这种对动物的关怀,让我非常感动。如今的红山森林动物园游人如织,还有相当多的年轻人加入了解和保护动物的行列,他们会主动宣传园内的规章制度,倡导游客文明参观。

文教能力一流

南京考生自古以来就是“学霸”,明清时期,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如今江苏省的高考试卷也是出了名的难度系数高。

南京的高校非常多,具体来看,既有综合实力非常强劲的著名高校,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这两所大名鼎鼎的“985”院校,也有在特色领域取得龙头地位的院校,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在南京,即便是“双非”,有些高校也非常有实力,在各自的领域培养了相当多的专业人才,如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

总的来说,来南京读大学,不仅可供你选择的高校很多,而且就读体验真的非常不错。生活在干净雅致的校园里,欣赏郁郁葱葱的树林,走过斑驳古朴的小道,品尝美味可口的南京菜肴,结识有文人风骨的老师、朝气蓬勃的同学,你一定会感到充实、快乐,满怀新鲜感地迎接每一天。

南京的那些高校“CP”

话说2018年的七夕节,华中科技大学官方微博专门发了一条微博祝南京大学七夕快乐。微博发出去后,武汉大学和东南大学的官方微博立即行动,先后转发,并发出问号表示疑问。一时间,这几条微博都火了,不少人在评论区打抱不平:“武汉大学和东南大学被‘绿’了?”“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才是真爱!”

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这对双“985”“CP”,在南京一直是“粉丝”如云。这两所高校是南京仅有的两所“985”高校,也是南京高校中当之无愧的“TOP2”。它们既是“985”“211”高校,也是“双一流”高校。不仅如此,它俩还同根同源,都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都曾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历史时期。1952年,南京大学部分院系迁出后组建成立了南京工学院,后南京工学院于1988年更名为东南大学。“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是两所学校共同的基因;“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是它们不懈的追求。

如果你在网上同时搜索“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甚至能看到有人不无遗憾地提问:“南京大学若和东南大学合并,是不是可以胜过清华?”两校的优势学科专业大多不重合,可以说是各有所长,以“双一流”建设学科为例,南京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学科为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东南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学科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也难怪有人会有此一问了。

虽是同根同源,但这两所高校实际上也是各有风采。就让我们听听师兄师姐们是怎么说的吧!

师兄师姐说——

南京大学是一所人文气息浓郁、历史底蕴丰厚的大学,目前拥有仙林、鼓楼、浦口、苏州四个校区。

位于南京市中心的鼓楼校区,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是南京大学的前身之一金陵大学的校园,旧址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仍基本完好地保留着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校园内的建筑韵味十足,精巧灵秀的小礼拜堂造型颇像动画片中孙悟空化身的小庙,古朴厚重的北大楼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还有充满历史底蕴的中山楼、赛珍珠故居等。2002年,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诗人余光中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还写下了一首充满缱绻思念的《钟声说》。

仙林校区则是新建成的校区,校区内的杜厦图书馆,曾被誉为“中国最美高校图书馆”。俯视杜厦图书馆,三个体块围绕内院组成一个巨大的“计算机硬盘”,各体块间通过宽阔的桥廊相连,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从校区正门看杜厦图书馆,各体块错落掩映,犹如一部翻开的大书,既表现了文献信息中心的功能性特征,又体现了图书馆明快现代、兼容博大的建筑意象。地处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心脏地带的杜厦图书馆,不仅有着极为丰富的馆藏和外文、古籍、杂志等多种阅览区,而且环境也十分优美,为同学们提供了足够舒适的自习区域和阅读区域,绝对可为整个校区的地标性建筑。

在南京大学,人文气息不仅体现在丰富的文体活动上,还在于南京大学是读书人的世界和书的世界。南京的书店本来就多,而在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附近,更是集中分布着不少旧书店。品雨斋在繁华的广州路上,唯楚书店的店面极不起眼,学人书店的旧书体量最大……这些书店不大,却见证了时光洪流之中书籍的来去,古朴美好。这些旧书店的老板,十几年如一日地保持着做书店的纯粹,而从南京大学走出来的大多数学子,也都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保持着难得的纯粹。所以,有机会来到南京大学,一定要去探一探其周围的旧书店,那一定别有一番读书人的趣味。

南京大学有“最温和的大学”之誉。我眼中的南京大学,从不多说些什么,也不夸耀自己的成绩,只是默默地包容着生活在这片沃土上的每一个人,给予他们阳光、养分与自由生长的空间。这一份由漫长时光积淀、传承而来的淡定与从容,是这所学校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最后说一个有趣的小“彩蛋”吧!南京大学的校庆日在每年的5月20日,这一天因“我爱你”这一浪漫的谐音而格外好记。1947年,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的学生首先发起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五二〇运动”,校庆日的设立就是为了纪念这场运动。也因这场运动,每一年校庆日,学校都会为学生发放饭票。

“东揽钟山紫气,北拥扬子银涛。六朝松下听箫韶。齐梁遗韵在,太学令名标……”在东南大学(以下简称“东大”),每次重大活动、讲座开始前必唱校歌,这已经成为东大人的一种习惯,也是东大人的文化烙印。

东大是一片科学与人文精神荟萃的热土,拥有“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生活在东大,你会感受到它的严谨务实,也会感受到它的博大包容。用一句俗套的话来讲,你的梦想可以在这里开花。

如今,学校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多个校区。其中,四牌楼校区是六朝宫苑的遗址,也曾是明朝国子监所在地,千百年来书声不断,学泽绵延,是研究生教育、本科生高年级教育、继续教育(除医学学科外)和科学技术研究基地。这里东枕钟山,北临玄武湖,树木繁茂,绿瓦红砖,是多部影视作品的取景地。而九龙湖校区则是东大的主教学区,是学校21世纪发展建设的主要区域。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研究型教学的建设,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网络助学四位一体的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让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东大的每个专业都由高水平教授为大一新生开设学科导论课,这也是东大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

在东大,到处可见努力学习的学子。从傍晚到清晨,教学楼的灯不曾熄灭,考研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第二教学楼的通宵自习室总是一座难寻。我曾经为了准备数模竞赛而和队友在教室通宵研究,凌晨五点走出教室伸个懒腰,竟发现隔壁也还有人在奋战。东大的学风很好,永远都不缺优秀的人,坐在你身边的或许就是某个科研大神,拿奖学金拿到手软;或是创业新秀,在校期间就已经闯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想做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找不到机会。

当然,除了学习,东大学子还拥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你可以迎着晨光在花园里学习朗诵,也可以伴着夕阳在体育场里跑步踢球,又或是和三五伙伴相约共同组织下一次的社团活动。此外,学校还精心为同学们准备了“文化大餐”。自东大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挂牌成立至今,邀请了费孝通、钱伟长、杨振宁、丁肇中、谢晋、张艺谋等多位名人到校开设讲座。 同时,东大还创办了文教剧场,积极邀请各种演出团队来校演出,如荷兰皇家青年管乐团、法国里昂交响乐团等,让东大学子在学习之余也能体验到良好的艺术氛围。

东大的校训是“止于至善”,对学校而言,这体现了东大办最好的高等教育的理想追求;对个人而言,则体现了东大人对生命最高境界的追求。学在东大,则应博学之;行在东大,则应笃行之。立在东大,则应慎言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