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江湖”的文物修复师

作者: 清溪奔慢

职业小贴士

从业者:清溪奔慢

从业年限:6年

从业地点:全国各地

一句话感受:谨记责任,人品与技术并重

对口专业:文物保护与修复、文物鉴定与修复、文物与博物馆学等

从业门槛:对口专业毕业或者传统师徒传承

能力要求:极其严谨的工作态度与极其敏锐的眼睛,极其耐得住寂寞的性格与极大的责任心

晋升路径:文物修复师→文物修复组长→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以文物修复公司为例)

薪资水平:5000—20000元/月,视具体岗位职责而定,纯修复岗月薪很难过万元

入职提醒:文物修复师是责任感与使命感兼备的职业。首先,对待文物一定要保有敬畏之心;其次,没有一颗甘于寂寞的心同样走不远,也坐不住;最后,这一行需要从业者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永远精益求精,如此才能更好地守护文物安全

谈起文物修复师,大众对其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神秘莫测,他们人数不多,行踪难觅,极少和外界打交道,就好像身怀绝技的江湖高手在毫不起眼的角落里默默守护着武林宝贝。

文物修复师都是在国有单位工作的?

一般大众默认的文物修复都是修复国家的宝贝、藏在博物馆里的宝贝,因此文物修复师自然也是在国有单位工作的。其实也不全是。“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这句话也可以用来划分文物修复师的两大类群体,前者从业于各大国有博物馆、图书馆、考古所、文物所等国有单位,后者则受聘于文物修复公司、拍卖行等专业民企,亦有部分从业者成立了独立工作室。

近年来,民间修复师的从业人数逐渐增多,已经成为文物修复队伍中不容小觑的力量。民间修复师也分为两种,一种专注于民间收藏品、私人修复,这类修复师的收入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总之是多劳多得。还有一种就是像我这样,在文物修复公司上班。不过,我们公司承接的都是博物馆、纪念馆等专业馆所的修复项目,可以说我们的修复对象和“庙堂”修复师的修复对象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同样需要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这也是民间修复力量不容小觑的原因,毕竟体制内的文物修复师数量有限、精力有限,一些地方小馆甚至没有专职修复人员,因此我们这批人就填补了这部分的空缺。

文物修复师的必备技能

作为能够从头到尾独立完成一件文物修复的修复师,我们需要掌握的技能不仅仅是“会修”,还有“会写”“会画”“会用”。

1.会写

从文物库房经多道手续提取出来的文物,其并不是修复师拿到手签个名后就可以着手进行修复的。首先,我们修复师需要对修复对象做一个详细且专业的信息记录,以及病害分析、数据分析。这部分工作完成后,我们需要把得到的资料汇编整理成一份标准的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将之上报,待得到专家的认可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对文物出具病害分析及保护修复方案,犹如中医的“望、闻、问、切”,相当考验修复师的修复水平,要想熟练且准确地做到这一点,修复师至少需要具备3年以上的一线修复经验。

2.会画

在分析文物病害时,我们需要绘制出相应的病害图。病害图的绘制是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让我们全面了解和掌握文物的病害情况,为文物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也因如此,修复师个个都是“绘画高手”,而这一环节需要我们使用专业的制图软件(如Corel DRAW、Photoshop等)来完成。

3.会用

对文物进行病害分析、数据分析的过程常常要用到很多专业的设备和仪器,因此,一个优秀的修复师除了要掌握过硬的修复技术,也要顺应时代发展,能够熟练地使用现代化仪器工具,比如高光谱成像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

4.会修

通常来说,文物可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从修复的角度来看,不可移动文物的修复包括壁画修复、古建修复等,可移动文物的修复包括青铜器修复、陶器修复、书画修复等。不同类型文物的修复要求不一样,所要用到的材料、方法、技术也都不一样,因此,大多数修复师都会选择专精一个方向。当然了,也有全能型修复人才,不过这类人才可以说“比文物还稀缺”。

文物修复师工作的一天

我是一名纸质文物修复师,主要负责修复书画、古籍、拓片等纸本类文物。

早上8点半,我准时到达修复室,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前一天修复好的文物,查看有无纰漏、有无需要整改之处。之后,我便开始做修复前的准备工作:核验要修复的文物,核查无误后就开始打糨糊。糨糊是书画古籍修复中的重要道具,打糨糊也是比较考验修复师水平的一项工作,糨糊打成的薄厚程度、颜色、黏稠度都大有讲究。一般书画糨糊的制作需要经过揉面、洗面、反复沉淀清洗、煮或热水冲调、降燥等多个步骤,往往需要花费好几天的时间才能打出一锅合格的糨糊。

9点,我用之前打好的糨糊调成稀糨糊,浓度以当前修复的文物所需要的浓度为标准。对糨糊浓度的把控同样考验修复师的水平和对文物病害的把握情况:糨糊厚一分会导致修复完的纸张发硬,不利于长期保存;薄一分则黏度不够,在后续的步骤中容易空浆,同样不利于长期保存。

9点半,我开始清洗已做完各项数据检测的书画,清洗完毕后选配合适的纸张开始修补,其中纸张的材质、颜色、薄厚程度等也都要严格按照标准来挑选。

12点,到了午餐时间,我一般会和同事出门吃饭,就当是伏案太久活动活动筋骨。有时我也会和同事讨论一些技术问题,但更多时候我会趁着午休时间好好地放松一下,这也是为了下午能有更好的精神投入工作。

下午1点半,午休结束,一直到6点下班之前,我有完整的一个下午的时间来专注修补破损工作,常常在修复室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整个修复室里只有手中的工具轻轻划过纸面的摩挲声。表面修补完成,紧接着就是托画芯、覆褙、上墙……整套工序一气呵成。

下午6点,打卡下班。

你以为下了班之后我们的工作就结束了?那可不见得。到了晚上,我还要整理汇总当天的修复数据资料,包括工作进度、修复步骤照片的存档等,如此才算忙完一整天的工作。

后记

从业以来,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会从事这份冷门的工作,而且这份工作看起来又累又不是很有“钱”途。

当历史的烟尘堆积在我们手里,我想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去轻轻拂拭,让蒙尘的历史得以重见天日,让被岁月掩盖的故事再度传承。

文物修复满足了我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能够亲手触摸历史、守护历史、传承历史,我个人的力量何其绵薄,但我又何其有幸能够参与其中。跨越历史长河,以另一种形式与先贤对话,为后人留下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每一个仍坚持在这个寂寞清冷的岗位上的文物修复师的信念,这种成就感和光荣感是无与伦比的。

在这个岗位上,文物修复师们默默地把时间献给历史,把青春奉给国家。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