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新高考版2024年第18期

求学·新高考版

求学·新高考版2024年第18期

月刊 学生必读

简介

《求学》是中国第一本高考资讯指导杂志。发行量超过60万册/期,为同类期刊之最。每本《求学》平均有超过13位学生的传阅率,读者数量超过700万。激扬的文字鼓励考生克服困难,树立“高考必胜”的信念;精彩诠释最新最全的大学风貌、实力,生动呈现专业“冷”“热”百态;专家深度剖析志愿填报方法和技巧同,简单实用,力助考生圆“大学梦”;全国顶级名校名师精细打磨备考“法宝”,帮助考生快速提高学习成绩。

目录

卷首语 | 历史上的今天·9月

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电脑笑脸诞生 1982年9月19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斯科特·法尔曼教授在电子公告板上输入了这样一串ASCII(美国信息互换标准代码)字符:“:-)”。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电脑笑脸就此诞生。这一网络表情符号很快传播到...

看天下 | 唐尚珺入学华南师范大学 等

唐尚珺入学华南师范大学 2024年9月1日,35岁的大一新生唐尚珺来到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城校区报到,成为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信息工程专业的一名新生。参加了16次高考的他终于正式迈进大学殿堂。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唐尚珺说:“现在我只有模糊的概...

TA们说 | 愿你只此一搏,不留遗憾

我们仍需与生命的慷慨与繁华相爱,即使岁月以荒芜和刻薄相欺。 ——《尘曲》 河清(兰州大学) 那么多次的失败, 都是努力在跟我开的玩笑吧? 我真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尽管很努力,但还是经历了一段很长很长的瓶颈期。 从高二下学期到高三上学期,我的成...

TA们说 | 给学习加点“戏”

我曾和朋友探讨学习究竟是枯燥还是有趣这个议题,结果很让人诧异。朋友和我的观点,就如同两条截然不同的河流,有着完全不同的流向。 在朋友看来,学习的本质是重复,刷题、背诵、记笔记,这些枯燥的任务让他苦不堪言;而我以一种幻想的方式给学习加了很多“...

TA们说 | 学会对自己“狠”一点

每当面临人生的关键时刻,父亲总是告诉我要学会对自己“狠”一点,他说什么都舍弃不了的人,一定什么也改变不了。他一遍遍地叮嘱着我,那些话像耳边风一样左耳进右耳出,却在我快要误入歧途时及时地“拉”了我一把。我真正理会父亲话中的深意的时候,是在高中...

TA们说 | 又是一年凤凰花开

我第一次读高三,是在L中。回想起来,脑海中只剩下一点稀薄的记忆,无非是校园里开得绚烂的凤凰花、操场上奔跑的身影和窗边的晚霞。再多的,便是一片苍白。苍白的背后,是我高考落榜的灰烬。 犹记得高考那天,坐在考场上的我,只觉得眼前空白的数学答题卡如...

TA们说 | 尽我最大努力,达我可及之巅

走在大学校园里,望着洒满阳光的道路,我忽然想起去年此时那个在风雨中奋勇向前的自己。作为一名艺考生,能在高考中取胜,进入心仪的大学,我深知这一路走来有多么不容易。高考不仅改变了我人生的方向,还让我磨炼出了强大的意志,培养了我在困难面前绝不低头...

TA们说 | 坚持下去,一切会有结果

“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见,在这里我都能实现。大声欢笑让你我肩并肩,何处不能欢乐无限……” 耳机里随机播放到《我相信》这首歌,激昂的歌声将我的思绪带回了高中时期。 高三伊始,我的成绩并不好,在学校按往年...

大学嘉年华 | 沈阳求学记·古韵今风探沈阳

这座城,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清朝的发祥地,有着厚重的历史气息,又地处有“共和国长子”之誉的东北,在新中国成立后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穿越历史长廊,拥抱现代风华,古韵与今风交融,结合得恰如其分——这就是今天的沈阳,等...

大学嘉年华 |  “化”梦为实,“工”铸新章

“化工是仅次于上帝的一个行业。”然而,现在很多人都对化工有偏见,如网上流传的“四大天坑”专业,化工类专业就名列其中。我们需要知道,没有化工,就没有我们的衣食住行,是化工为我们创造了五彩斑斓的生活与多姿多彩的世界,且化工如今仍然是支撑国民经济...

大学嘉年华 | 在实践的天地里飞翔

在经历了前期的困难与波折后,我们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又遇到了什么呢?坚持下去 到马来西亚的第二天,为了提高效率,我们9个人分成两组,一组为采访组,采访组有两队人马,主要进行这一天的采访;一组为后勤组,主要进行新房屋的预订以及联系旧房屋房东进行...

大学嘉年华 | “可以加综测分吗?”

每当宣传一个新比赛的时候,很多同学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可以加综测分吗?”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的,那么你很有可能被“功利主义”绑架了。 这样的对话在大学中时常上演,任何比赛或者社团一旦与加分、证书挂钩,便会有大批同学报名参加。反之,比如我们学院...

大学嘉年华 | 文学不负有心人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对文字总怀着一种热切的心情。小学时,同学们互相传阅我写的小说,一群人围在一起谈天说地,谈笑间是少年人不惧一切的意气风发;初中时,我站在讲台上,揣着一颗紧张又略带喜悦的心,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朗读被老师评为优秀范文的作文;高中时...

大学嘉年华 | 在大学,一定要合群吗?

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家里的长辈告诉我,在大学中一定要多和别人打交道,一定要“合群”,这样大学生活才会有意义。我记下了长辈的话。 开学后不久,各个社团开始进行招新活动,校科协、学生会、学促会、辩论社、摄影社……各种学生组织和社团的招新宣传看得我...

大学嘉年华 | 开箱有惊喜!录取通知书“第二弹”上线!

这个夏天,从高考“大战”中凯旋的莘莘学子最想收到的快递莫过于录取通知书了。不过,送到2024级新生手中的不只是一纸录取通知书,还有来自高校满满的惊喜与宠爱。想知道是什么惊喜吗?那就赶紧打开录取通知书礼盒,查收神秘的“伴手礼”吧! 谁家的录取...

大学嘉年华 | 职教高考:新赛道上大学,同样大有可为

2024年是高考综合改革十周年,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将普通高考视为上大学的唯一途径。实际上,高考综合改革实施“职教高考+普通高考”的双车道并行模式后,除了普通高考外,职教高考赛道同样可以上大学。职教高考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高考“一考定终身”的...

大学嘉年华 | 看就业选专业,有职业对照表了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不考虑未来的就业。为此,从职业出发,对应选择专业,这是志愿填报中的一条可行的路径。近日,安徽省人社厅、教育厅联合发布了《院校“专业—职业”对照表(2024年版)》。这个对照表根据院校类型对普通本科、职教本科、职...

专业有意思 | 在这个专业,我学会与自己和解

从功用主义的角度去看待大学专业,可能你会发现许多专业“百无一用”,不能变现。困在这样的思维模式里,我们很难去发掘专业本身的魅力,也很难摆脱“一考定终身”的刻板认知。网络上层出不穷的“劝退”帖、“吐槽”帖让人望而却步,仿佛只要不慎“入坑”,就...

专业有意思 | 竞速“芯”赛道:微电子&集成电路

2024年3月,英伟达的市值已超2万亿美元,相当于同期的11个阿里巴巴。市值暴涨的背后,是2023年ChatGPT引爆的大模型热潮。正如火箭升空需要燃料燃烧推动,大模型训练、推理需要的是算力作为支撑。据称ChatGPT的训练门槛是1万张英伟...

专业有意思 | 物流工程:揭开全球运输网的神秘面纱

本文主角:物流工程 讲述人:黄宣敬(湖南工学院) 适合人群:喜欢系统思维并且对物体运动有浓厚兴趣,具备整体规划与协调能力的学生看到“物流”两个字,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送快递。其实,物流远不止是送快递那么简单,它涉及全球的供应链,牵动...

专业有意思 | 读环境科学,真的掉“天坑”里了吗?

本文主角:环境科学 专业分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讲述人:小陆(高三学生)、纪欸(广州大学在读生) 本专业适合:对环境相关行业有一定的认识且感兴趣,动手能力强,吃苦耐劳,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基础,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职场大未来 | 宠物石头火了,这是什么“梗”?

2024年9月,一篇《如何收养一只宠物石头》在小红书上吸引了超4万人点赞,继养“芒狗”、种“蕉绿”之后,石头成了眼下最受追捧的宠物。宠主们不仅给石头穿衣打扮,还为它们取名字、过生日、擦面霜、喷香水……并争相在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的“...

职场大未来 | “远在江湖”的文物修复师

职业小贴士从业者:清溪奔慢 从业年限:6年 从业地点:全国各地 一句话感受:谨记责任,人品与技术并重 对口专业:文物保护与修复、文物鉴定与修复、文物与博物馆学等 从业门槛:对口专业毕业或者传统师徒传承 能力要求:极其严谨的工作态度与极其敏锐...

职场大未来 | 做导游这一年,我经历了什么?

·职业小贴士·从业者:锅贴大王 从业年限:1年 一句话感受:坐办公室时患上的偏头痛被导游这行治好了 从业地点:温州市 对口专业:旅游管理 从业门槛:中专及以上 能力要求:丰富的知识储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法律...

职场大未来 | 农用物资研发:一步一个脚印,从丰收中获得快乐

说到农业,也许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旱涝不保收……几乎是清一色的“差评”,然而,农学类专业的就业前景真的是一片灰暗吗?作为一名毕业了10年的农学生,我想跟大家聊聊我的经历,也希望大家对农学类专业的就业有些新的认识。...

素质训练营 | 快乐的第一步,是要喜爱自己

人生是用来体验的,不是用来演绎完美的。做喜欢的事,见想见的人,满足即是收获,自在便是成功。 不是在一瞬间就能脱胎换骨的,生命原是一次又一次的试探。 ——席慕蓉《灯下的诗与心情》 纵使被说坏话、被讨厌,也没什么好在意的,因为对方如何看待你,那...

素质训练营 |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在《追风筝的人》中一共出现了三次。 “哈桑!”我大喊,“把它带回来!” 他的橡胶靴子踢起阵阵雪花,已经飞奔到街道的拐角处。他停下来,转身,双手放在嘴边,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哈桑是阿米尔的玩伴与仆人。两个人...

素质训练营 | 2024年高考北京卷作文复写与心得分享

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历久弥新 望向中华...

素质训练营 | 怎样才能睡个好觉?

小敏是一名高三的住校生,成绩还算不错,一直排在班级的前20名。在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的时候,她想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好,为梦想中的中山大学努力拼搏。小敏之前习惯每天晚上下自习后回宿舍多学半小时再睡觉,但为了保证最后的冲刺阶段不出意外,她决定早...

素质训练营 | 再落桂花雨

又是一年金秋,杭州又下起了桂花雨,仿佛将江南的浪漫和清香也一并洒下,洒进了我的心田,芬芳了潮湿的记忆。 记忆里的那场桂花雨是我13岁的时候下的。那年国庆,我从老家来到杭州,来找在这里打工的父亲。父亲安排我住在他工地附近的一个酒店,酒店旁边是...

素质训练营 | 将一生的热爱写成诗

“五月虽热麦风清”,我戴着一顶草帽,和母亲走在田埂上,看着绿色的麦浪,感觉心情舒畅极了。走着走着,我想起了在网络上看到的一首小诗:“愿做散云几朵,在五月的绿色里永久漂泊。” 我之所以从城市回到乡村,是因为感到身心俱疲。那段时间,我为了工作业...

素质训练营 | 给老先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陈老师: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容我先回忆一下您。您是那个总穿着白色衬衫和黑色长裤,衬衫下摆永远整整齐齐地叠在长裤里的老先生,是那个头发有些花白,却总是梳得整整齐齐的老先生。 是的,请允许我称您为老先生。 您总让我想起古代学识渊博的读...

素质训练营 | 给自己穿一件风衣

作为一个究极“i”人,我多少有点“病”。这么说吧,凡是三人以上的场合要我开口发言,我必定会磕磕绊绊、语无伦次,像只熟虾一样,弓着背,缩着脖子,脸颊红到发紫…… 中学时,我被选为学生代表在“五四”纪念活动中登台演讲,老师提前一周通知我,我便整...

素质训练营 | 大学社团五花八门,加入什么好?

还没进入大学的你,是不是也对大学的社团、组织充满了好奇,期盼上大学后进入社团一展身手?大学社团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加入什么好呢? 学生会 @布布:虽然现在网络上对学生会的评价褒贬不一,部分人觉得学生会太“官僚气”,不适合普通学生,但真正...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