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星星刹住了车
作者: 日尧“一颗星星刹住车,照亮了你我。”这是我偶然在北岛诗集中读到的一句诗。同一年,作为独生女的我,有了一个叫“小星”的妹妹。
小星来自湖南省怀化市,是一个比我小7岁的初中生。我们俩的结缘,始于一个叫“蓝信封”乡村儿童书信笔友的项目。
“蓝信封”是一个致力于通过书信方式陪伴乡村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公益项目。志愿者可通过书信给予青春期的乡村儿童心理支持,还能通过这个项目收获一名可以互相倾诉心事的笔友。项目机构中会有专业的老师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指导,包括如何写好第一封信、如何建立深度通信关系等。
经过深入的了解、专业的培训和漫长的等待,我收到了来自小星的第一封手写信。她字迹工整地写下了关于自己的基本信息以及对我感到好奇的一些问题,其中穿插了许多可爱的“颜文字”。在信的最后,她亲昵地写下:“我很期待你的来信,写多一点哟!”
我捧着信件一读再读,脑海中不由得勾勒出她的纯真笑脸,然后字斟句酌地一一回复她的问题,写下关于我的情况。这封信不仅让小星走进了我的世界,也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
“爱人如养花”是网络上流行的说法,我对此深信不疑,遂把小星当作温室里的花朵般精心呵护。在往来的信件中,我们大多聊些轻松愉快的话题,比如喜欢的明星、爱吃的零食、爱听的歌曲……她向我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温暖,我也努力把大城市的美景、美食分享给她。
在聊天软件盛行的时代,我和小星的沟通却依旧靠着稍显笨拙的手写信。快的时候,我一个月能收到一封来信;最长的一次,我等了将近60天。信里的许多内容,我都如数家珍。
“我好喜欢吃烤红薯啊,热乎乎的,甜甜的。不过我还算有节制,因为我不想变成一个大胖子。QAQ”这是喜欢美食的小星。
“你现在不用去羡慕别人家有兄弟姐妹了哦,我会一直把你记在心里的!特别希望你们这些哥哥姐姐可以来看我,到时候我一定要带你们看看我的家乡。”这是在向我撒娇的小星。
“妈妈说等我会考结束后,就带我去广东玩。等到广东的厂子放假,就带我去广西的外婆家玩。广西我有个舅舅超酷的哦!”这是对假期充满期待的小星。
我们相隔甚远,但心灵相通;我们未曾谋面,但无话不谈。我感动于小星对我敞开心扉,每次回信时,我都要先将双手洗净,然后拿出一张洁白的信纸,再挑选一根书写最顺畅的水性笔,最后还要预留出足够的时间,并将内心的杂念排空,这样才允许自己落笔。
有好几次,我写完回信后已临近深夜。望着窗外耐心陪伴我的满天繁星,我的心里更添几分柔软。
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到,我会收到那封,字迹被水渍晕染开,还有很多处涂改痕迹的信。
“他们一年只回来一两次,还总是吵架。我还听到他们说要在我考上大学后离婚。”
我很难相信,乐观开朗、活泼可爱的小星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或许,每个人的身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痛苦辛酸,而我现在所拥有的平淡生活,竟如此珍贵。
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封信如同压在我心头的巨石,让我的内心充满了压抑和焦虑:我真的可以回复这样敏感的问题吗?我这样回复对她有帮助吗?我甚至萌生了退意,想让更专业的心理老师介入。
桌子上,被我写废的信纸揉成的纸团几乎可以堆成小山,我也几乎翻遍了“蓝信封”公众号里的所有相关指导,其中让我深受启发的,是这样一段文字:“通信的意义在于陪伴和心理支持,通信大使应该是孩子的‘树洞’和倾听者,而不是心理咨询者和问题解决者。乡村儿童对事物的接受度以及对他人的理解度都比我们想象中要成熟。”
是啊,我不是一位心理专家,更无法直接解决小星的家庭问题,但我可以通过信件,告诉她无论结果怎样,我都愿意耐心倾听,给予她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
于是,我放下顾虑,提笔写下:“小星,你是被父母爱着的,我从第一次见到你名字的时候就发现了。星星是明亮而美好的,夜空中正是有了星星的存在才不会寂寥。父母因爱而结合,如今这份爱在慢慢消失。与其让父母天天在一起争吵,不如还给他们一些自由。爱不是减法而是加法,未来你一定会收获更多人的爱。”
忐忑不安地等待了将近一个月,我终于收到了小星的回信。我深吸一口气,逐字逐句地读完了信的内容。
“很高兴还能收到姐姐的信!上次说了不好的事情,我一直有些不安。爸爸和妈妈的感情不好,我其实一直都知道的。我会试着理解他们,不再害怕分离。”
压抑了许久的泪水终于落下,我欣慰于小星远比我想象中更坚强,许多事其实她早已明白,而我只需要静静地倾听。我更深刻地意识到,与其说我是小星的姐姐,承担着保护者的角色,不如说我是和她一起探索自我、共同成长,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相互给予坚定信念的同伴。
推开窗,又是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在漫天星河中,我看到有一颗星星为我刹住了车,照亮了我这一方角落。感谢那颗星星,它教会了我关于友谊、关于成长、关于亲情的许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