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生命的意义
作者: 王韵裁晚自习的上课铃声还没响起,教室里就已经有不少同学在看书做题了。看到大家都在努力学习,你也拿出习题册开始做题。几十分钟过去后,今日份的数学作业终于完成了,你抬头的一瞬间发现天已经黑了,但还有一大堆物理题、化学题等着你做。
自从上了高中,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上课、刷题以及背书。你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变成了一个学习机器,不禁开始思考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答案一般是为了考上一个好大学,大学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从小到大,身边很多人都是这样说的。你又想:“我”应该考什么样的大学,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
在忙碌的学习生活间隙,很多同学脑袋里会突然冒出这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会让我们对当下所做的事情和未来的生活感到疑惑和迷茫。找寻生命的意义是我们的一大人生课题,不是一蹴而就的。研究表明,生命意义感与个体的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人际关系、压力应对方式以及学习工作成效等有关,所以理解和提升生命意义感是很重要的。那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提升生命意义感呢?
一、认识自我
著名的新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需要经历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主要发展任务。根据理论,12岁到18岁的青少年面对的主要发展障碍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即一种坚定的、连贯一致的自我认识。在这一时期,我们会对“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感到困惑。而这些问题的答案是需要我们积极去探索的。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从而制定明确的目标。有了清晰的目标后,我们就知道自己努力是为了什么,从而理解和提升我们的生命意义感。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去完善对自我的认识呢?
1.自我觉察的刻意练习
对自我的觉察需要以一个客观理性的视角来进行,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先体会自己的情绪,再思考和解释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最后探索内心的真实需求。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一般不会对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进行深入的观察和探索,所以自我觉察是需要刻意练习的。我们可以写下观察日记,真实记录发生的事件、产生的想法、感受到的情绪以及做出的行为反应等,然后分析自己产生这些想法、情绪和行为的原因。自我觉察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对自己有掌控感。
2.在不断尝试中发现自我
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我们就能对自己的才能、优缺点、爱好等有一定的了解。
同学们可以在空闲时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在不同的领域里都去进行尝试。这时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在语言学习上有天赋,或者对人文地理感兴趣,又或者动手操作能力强。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特点和价值,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价值观和理想。
3.积极开展人际交往
我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人际交往让我们与这个社会产生联结,获取归属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不再仅仅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是逐渐认识到自己与外在环境的联系。人际交往也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他人的回应与反馈让我们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并且为认识自我提供了参考。
科技的进步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很多事情,如网购、上网课、远程办公等。网络世界的精彩也让我们容易沉浸在虚拟世界中。走在大街上时,我们会发现很多人都在低头看手机。有时我们跟朋友坐在一起,却各自玩手机,没什么交流。所以,我们应该正确使用网络,不要让网络对我们的人际交往造成阻碍。有些同学也可能是缺乏一些人际交往的方法,不知道该怎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可以看一些相关的书籍,也可以在实践中获得经验。人际交往能力是需要我们去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逐渐对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提高积极心理资本水平
研究发现,积极心理资本水平较高的人其生命意义感也相对较高。
众多心理学研究者对积极心理资本的定义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一部分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积极心理资本是一种偏向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可以改变和提高的,涉及乐观、希望、韧性和自我效能感这4个方面。
乐观是指个体倾向于对事情的成败都能积极归因,比如有些同学会把考试没考好的原因归结于某些知识点掌握得不是很好,正好可以查漏补缺,而不是归因于自己太笨了。情绪ABC理论认为,我们对事件的感受和情绪往往是由我们的想法决定的。所以同样是考试成绩不理想,不同的想法和解释就会对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不同的影响。因此,同学们可以学着采用内部的、不稳定的和可控的归因方式来评判一件事,比如努力程度。
希望是指个体明确目标并以积极的态度为之努力,以期成功的积极心理动力。那我们可以怎样提高希望水平呢?比如我们在实现人生目标时,应该制定一个合理、清晰、明确的目标,然后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小目标来逐一实现。另外,平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意志力。
韧性是指个体在遇到挫折时能调整自身状态并积极应对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分解问题、关注积极方面、寻求支持、了解自己的极限等方法来提高我们的心理韧性。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否完成某种行为或任务的推测、判断和信念程度,比如自我效能感高的同学能更有信心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同学们可以通过发掘自身优势来提升自信心;也可以从小事入手逐渐感受成功的喜悦,成功经验的积累能让我们拥有更积极乐观的预期,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当我们陷入困境、遇到挫折时,乐观、希望、韧性和自我效能感能让我们保持积极的情绪。当一个人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学会采用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困难和勇敢追求美好生活、人生目标时,才能体验到自我价值感和生命意义感。
三、融入社会
如果我们仅仅只顾个人生活,我们的人生就会有所局限,甚至有可能迷失方向。而当我们将个人融入社会,将个人理想结合社会期望和他人需求时,我们的视野就会更宽阔,目标就会更坚定,生命的意义也得到了延伸。
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命意义感的提升。当我们为别人提供帮助时,我们的社会关系就得到了增强,我们的价值感也会得到提升,从而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所以我们在关注自己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人,积极融入社会。
四、积极求助
当我们陷入缺乏生命意义感的消极情绪中无法抽离时,我们可以向家长、朋友和老师等人倾诉,获得情感支持,并且在他人的帮助下厘清思路,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我们也可以找心理健康老师或者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进行心理咨询。如果很多同学都有这方面的困扰,也可以向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表达需求,让老师为同学们开展关于生命意义的心理健康课程、讲座或者团体辅导活动等。
找寻生命意义是需要我们主动去探索的,而且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慢慢来,不着急,我们终将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