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诊疗室
成长,就是不断破局,在磨砺中充实自己的过程。学会自我欣赏、学会与身边的人正确交往,你才能成为心目中的自己。
特邀嘉宾:张晓琳,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硕士,现任职于汕头市实验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工作。
小张老师:
你好,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没有能量的人,每天都沉默寡言的。人家都说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精力最旺盛的时期,我也发现其他同学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和朋友们有说有笑。我却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干脆就什么都不做了,也不找同学玩,更不会参加学校的活动。
上海 肖湘
肖湘同学:
老师建议你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一旦标签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它们就开始接管和操纵我们。我们需要宣告“我可以决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然后勇往直前。你还要成为自己身体的领导者,通过感受、调动和增强身体的能量来缓解精神紧张,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最后你要让采取行动成为习惯,即使是很有勇气的人,心里也会有恐惧,但他却能激励自己勇往直前。当面对威胁和挑战时,一旦采取行动成为一种习惯,你就会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前进。
小张老师
小张老师:
你好,我发现自己的嘴特别笨,每次朋友难过的时候我也很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安慰她。朋友会不会以为我不够重视她,我该怎么做才算有效安慰呢?
广东 嘉怡
嘉怡同学:
安慰别人的第一步先不用考虑说太多,但需要让对方感到安全和舒适。想要做到这一点,很多时候,你使用肢体语言、表情等非语言沟通方式更有效,比如看着对方,不时微笑、点头,保持眼神接触……这一系列举动都可以表达你的真诚和专注。第二步是情感反映,在倾听之后,你要明确地指出对方的情感。比如你朋友倾诉的是被爽约的事,你可以试探或肯定地这样说:“你看上去对你朋友爽约感到很生气。”第三步是情感表露,敞开心扉不是单方面的。你可以表达自己和她在相似情境下的感受,示范自己可能体验到的类似情绪,这样可以激发对方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她感受到你和她是站在同一边的。
小张老师
小张老师:
你好,我遇到别人对我提出要求时,很难把“不”字说出口。即便我鼓起勇气拒绝,说完之后也会愧疚无比,生怕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看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湖南 妮妮
妮妮同学:
你可能是属于讨好型人格的人。讨好型人格是指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愿意损失自己的利益,委屈自己而且忽视自己的感受;或者是抛开自己的利益去满足他人想法的人格。这是一种很普遍的人格,有一些名人也属于这种人格,所以你不必为此感到过于苦恼。你首先要总结自己特别容易讨好别人的场合和方式;然后从小事入手,执行自己的真实想法;最后在习惯性讨好行为的后面加一点新东西,比如让朋友下次也要记得帮助你,实现互帮互相,而不是你单方面付出。
小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