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绿动江西,生态诗画
作者: 黄诗怡/策划 袁华琳/执行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她孕育了无数生命。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日益严峻,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将每年的4月22日确定为世界地球日。这不仅是对地球母亲的一次致敬,还是对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一次深刻反思。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版图上,江西是兼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试点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江西凭借其独具一格的生态禀赋与丰富深厚的绿色底蕴,为全球环境保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党中央对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给予了高度认可。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
江西的绿色答卷
美丽江西,生态优先。江西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1.与绿同行,走生态保护之路
2022年,江西省出台《江西省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扎实推进全省非道路移动源污染管控;并制定《江西省工业领域大气污染问题专项整治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推动全省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更大幅度削减。目前,这场蓝天保卫战已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1月至10月,全省PM2.5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7%。
同时,通过建立水质监测网络和实施污染源治理,江西对河流、湖泊也实施了严格的保护措施,保障了水体的清洁和生态的平衡。2024年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7.7%,入鄱阳湖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更是达到了100%。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江西也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条例,计划到2025年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面积达到11.5%,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以上,湿地保护率不低于62%。目前,全省已建立500多处自然保护地,数量居全国前列。每逢秋冬季,各类珍稀候鸟扎堆在赣鄱大地上“抢镜”。
2.点绿生“金”,打造绿色文旅产业
江西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仅注重生态保护,还积极探索绿色经济的发展模式。其中,文旅产业的绿色转型尤为引人注目。首屈一指的当数上饶望仙谷的蝶变。它从一座废弃矿山变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中央电视台、江西卫视等媒体多次报道。
望仙谷曾是一座采石场,因无序开采导致生态被严重破坏,后通过植树种草、回填矿坑、清理河道等措施,有效恢复了原来的自然生态环境。随后,人们又以当地山、水、林等自然资源为基础,将江西民俗文化、赣东北本土文化大量地应用在了山谷的建筑与业态之中,再通过微信、抖音、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引流,吸引了众多游客。
而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婺源,作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标杆案例,通过发展生态旅游,走出了一条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这里的古村落、梯田、茶园,成了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美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有“生态立县”的政策加持,促进了婺源的文旅融合发展,切实推进了村民们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3.向绿而生,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
工业领域是碳排放“大户”,因此推广应用新技术和清洁节能装备,是打造绿色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昌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首先,公司在绿化面积上下功夫:厂区面积21.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2.42万平方米,绿化率为11.1%。其次,该公司选用了绿色工艺、技术和装备,推动生产线绿色化、智能化。在能源管理上,公司投入了近600万元实施清(雨)污分流和废水处理工程,同时还淘汰了部分高耗能设备,改用尖端节能设备,只为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能源浪费。
宜春丰城藏着一家世界级的绿色“超级工厂”:佛吉亚歌乐汽车电子丰城超级工厂。该工厂不仅是全产业链绿色、全智能化的“未来工厂”项目,还是佛吉亚集团在全球的第一家碳中和工厂。工厂的许多设计都考虑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使用了地源热泵系统、光伏发电设备、雨水收集系统等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2024年3月,该工厂获得了SGS(瑞士通用公证行)的PAS2060碳中和达成宣告核证证书。这不仅是对它过去努力的肯定,还是对它未来发展的激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工厂将在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青春力量,共筑绿色梦想
为了积极响应世界地球日的号召,提升同学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发挥青春力量在环保事业的主力军作用,各地学校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
1.环保教育进校园
2024年4月23日,也就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的后一天,东华理工大学的曹秋香博士为资溪县第一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地球科学知识科普拓展讲座。讲座从“全球战塑”的话题入手,生动翔实地介绍了“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讲座成功地在同学们心中播下了绿色发展的种子,为培养地球未来的守护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听完讲座后,有同学说:“这场讲座让我深感地球的奇妙与伟大,更让我意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我决定从身边小事做起,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为保护地球贡献一份力量。”
2.环保社团大家来
为了保护绿色地球、践行环保理念,许多中小学成立了校园环保社团,如绿色志愿者协会、环保创新小组等。这些社团策划并开展各类环保项目和活动,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环保宣传等,营造了良好的环保氛围。
赣州市第三中学开展了一场“环保小卫士,守护校园美”的活动。同学们化身校园清洁小卫士,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捡拾校园垃圾和推广垃圾分类。初二(8)班的钟同学表示:“参与这次活动后,我认识到,每个人的‘举手之劳’能汇聚成环保的无限力量。希望更多的人加入环保行动,共创美好绿色地球。”
3.环保创意我能行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许多学校和机构还举办了环保主题的设计、发明、论文等竞赛。这些竞赛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热情,引导他们积极践行绿色理念,推动了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也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
2024年全国“崇学杯”生态环境创新创意大赛主题为“以新质生产力促进绿色发展”,鼓励参赛者发挥科技创新精神,创作出既有教育意义又富有趣味性的科技或科普作品。来自宜春的参赛者李同学分享道:“我有一个创意——智能分类垃圾桶,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分辨垃圾种类并分类存放。桶身设有互动屏幕,提供分类指南,引导市民正确投放。同时,垃圾桶还配备压缩功能,既减少了垃圾占用的空间,又提高了回收效率,助力绿色环保。”
4.环保实践看我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参与了校外环保实践活动,如河流清理、植树造林、社区环保宣传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同学们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责任感。如“河小青”河流卫生整洁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沿着河岸对各类垃圾展开清理,并积极向周边居民宣传环保知识,为保护河流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
南昌市第二中学的丁同学就是一名“河小青”,她经常在节假日参加“净化母亲河”的活动,身体力行传播绿色生态理念。她说:“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爱护每一条河,不能往河里乱扔垃圾,发现有此类现象一定要及时制止……”
青少年是环保事业的先锋队,以蓬勃朝气和创新精神引领绿色风尚。他们不仅在校园内外积极宣传环保知识,更在实践中身体力行。这些年轻的环保卫士用行动证明,青春不仅是活力的象征,还是责任与担当的体现,他们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与希望。
结语:江西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质量指数居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2位,绿色发展指数连续9年居中部地区第1位……江西的生态文明建设一直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关注,他指出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并嘱托要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江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扎实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走具有江西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江西在环保领域的努力和成果,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全球环境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可以为地球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祝愿世界地球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给予人类无限的资源。让我们携手同行,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地球生态将永远美如诗画——天会更蓝,水会更清,山会更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