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迷茫中探寻生命的意义
作者: 杨韶
如果你有话想说
最近我情绪十分低落,并且很烦躁。我想买一部手机,父母不同意,为此我和他们大吵了一架。我想不通,父母为什么不能理解我,连这样的小事都不能满足我,初中生拥有一部手机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吗?
同学们都有手机,就我没有,我怎么在他们面前抬起头呀!然而我的父母一点都不理解我,他们只觉得手机会耽误学习。我在现实生活中一点都不快乐,只有手机能给我慰藉,让我感到没那么孤独。
如今,他们竟连我这仅存的可以逃避现实、舒缓压力的方式都要剥夺,我顿感人生索然无味,仿佛迷失在寻找人生意义的茫茫迷雾之中,不知所措。
——苦咖啡
或许我们心有灵犀
亲爱的苦咖啡,我也曾和你一样,在这个年纪深深体会过孤独,因为青春期身体发育的关系会让我们变得敏感,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感到孤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我认为沉迷手机不能有效地缓解我们的孤独,反而会让人感到更加空虚与疲惫。《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十分依赖手机的中学生们的孤独感并不会减少,可见沉浸在手机的世界,对缓解孤独感并没有显著的帮助。报告指出,当下中学生孤独感和对于手机的依赖,都来自对自我的生命意义感察觉不足,也就是说他们在生活中难以寻找到生命意义。
寻找生命意义其实不难,这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价值的过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是找到生命意义的第一步。你要知道,你的价值并不会通过拥有物质财富而体现,真正的价值源泉,深植于我们的内心世界。真正的友情也绝非建立在物质的基石之上,真正的朋友能够穿透物质的表象,直抵你灵魂深处的美好。他们不会因你物质的匮乏而轻视你,反而会为你内心的光芒所吸引,为你丰盈的灵魂而惊喜,为你由内而外自然流淌的魅力而由衷地欣赏。
那么如何找寻生命的意义?我觉得,首先可以从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始。
可以是绘画、跳舞、运动……即使目前什么也不想做,去外面走一走都能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充分放松,也能丰富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对生活的意义有不一样的理解。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去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有时候,书中人物的人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迪。海伦·凯勒两岁时遭受猩红热病的折磨,失去了视觉和听觉。在黑暗中,她面临种种困境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努力学习盲文,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感知这个世界,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最终她成为世界著名的女作家与教育家,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书写出人生奇迹的篇章。
人生的路途很长,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不断寻找自身的价值。人生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如果寻找过程中遇见困难和挫折,不要灰心,更不要放弃。因为,不断地探索和成长,本身也是人生的意义。
静子说: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或许会迷失方向,但每一次的探索都是对自我的深刻理解。让我们以内心的光照亮前行的路,不依赖外物,而是在挑战中不断成长,正如尼采所言:“那些没能杀死我的,使我更坚强。”
让我们来做个测试
测测你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有多深
1. 每天使用手机时长( )
A.1小时以内 B.1—3小时
C.3—5小时 D.5小时以上
2. 是否会因为玩手机而推迟写作业( )
A.从不,会先完成作业再碰手机 B.偶尔,一周可能有1—2次
C.经常,一周有3—4次 D.总是,几乎天天如此
3. 在上课期间是否会想手机里的内容( )
A.完全不会,能专注上课 B.偶尔会分神想一下
C.经常会想,影响听讲 D.整堂课心思都在手机上
4. 如果没带手机出门,心情会怎样( )
A.没影响,无所谓 B.稍微有点失落,但很快能调整
C.比较烦躁,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D.极度难受,感觉缺了什么重要东西
答案分析
①选择的大多为A选项:说明你的手机沉迷程度很低,有着良好的自控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能分清主次,明白手机只是生活、学习的辅助工具。
②较多B选项:你有一定的沉迷倾向,但整体还在可控范围,需要继续保持自律。你应合理安排手机使用时间,避免情况恶化。
③出现较多C选项:你对手机的沉迷程度较高了。手机已经开始对学习和生活状态产生较明显干扰,要引起重视,可制订计划减少手机依赖。
④频繁选D选项:你已严重沉迷手机,急需外界干预,比如家长、老师引导监督,培养更多兴趣爱好,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力。你应该早日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