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个性与自我认同中做自己
作者: 刘淑娟/主持人
面对世界,如何在探索个性与自我认同中做自己,获得自洽与祛魅的能力?自洽为我们提供了内在的力量与支撑;祛魅则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避免在追求个性的道路上迷失方向。也许,在做自己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有许多独特的经历与思考……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江西省鄱阳县第二中学的同学们的看法。
做自己需要勇气
做自己意味着自我接纳。有时,我们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而放弃做自己的机会,选择做那些符合“标准”的人。可是,我们做得怎么样本就不应该有统一的标准。正如网上流行的那句话:“在一个不断试图让你成为其他人的世界里,做自己是最伟大的成就。”
做自己需要一份勇气。这份勇气,让我们在面对孤独、误解甚至排斥时,仍然直面挑战。这份勇气,让我们不畏他人的评价,坚定地作出自己的选择,坚定地顺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刘芸溪)
渺小又不渺小的我
站在街道上,人来人往,我是最不起眼的那个。顺着人流,被人群裹挟着前进,即使这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走的路,只是为了合群,为了那异样的眼光不落在自己身上。
可是,我真的只能这样吗?虽然我是一个普通人,可我也想逆光而行;虽然我是一个普通人,可我也想在自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虽然我是一个普通人,可我也想做自己,做一个真真正正的自己,做一个独属于自己的自己。听过这样一句话:“我不能改变风向,但我可以调整我的船帆来到达我想去的地方。”是啊,也许我并不能改变外界,但我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做一个勇于表达的人。回头望去,透过人群,我看见一个抱着电吉他的女孩儿——那是真正的我,一个做自己的我,一个渺小却又不渺小的我。 (张欣雨)
做自己不容易
做自己是不容易的,它需要我们摆脱外界的标签和内心的怀疑。
人们在做自己和发展自己的个性时,渴望被他人接受,但有时又会因为内心不够坚定而畏畏缩缩,迈不出脚步。如果勇敢地做了自己,而外界投来不理解的眼光时,就会被贴上“另类”“不合群”的标签。同时,你的内心会反复怀疑着自己的决定,甚至恐惧再次发展自己的个性。人们很难不在意他人的眼光,所以,做自己真的不容易。(韩 筱)
做一条逆流而上的鲑鱼
一群小小的鲑鱼在水流中前行,而我便是其中一条。面对未知的挑战时,我会犹豫徘徊,但我一定不会停下脚步。就如同小鲑鱼一样,在湍急的水流面前,我会集中精神,逆流而上。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会用自己的力量越过一座座高耸的壁垒。当我回过头去,看到我留下的痕迹的那刻,我便知晓了生命的意义,找到了自我。我一定会做一条勇敢的鲑鱼,向前游……(张文杰)
我不再犹豫
我渴望被别人注视,也想活出自我、活出精彩,就像黑夜中无数的星点,无论是明是暗,都在努力地发光发亮。但在这片浩瀚的星海之下,我却始终没能摆脱一直以来的枷锁——他人的目光。我试图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即使那违背了我的意愿。我是一个矛盾的个体,也是集体的缩影。生命的意义不应该被他人定义。我正尝试展开自己的羽翼,勇敢地飞向自由的天空。(杨梦琴)
旷野的风
教室里,不少人在努力将自己陷进那名为“优秀”的沼泽中,成为那邻里夸赞的“乖孩子”。可是,我又在哪里?这里似乎没有我,可又似乎每个人都是我。我望向窗外,天依旧是灰蒙蒙的,城市笼罩在阴影之中,阳光还未莅临……我在哪里?微风拂过,带来青草与泥土的味道,那是来自旷野的风。我找到了!原来自己在那风里,在那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来自旷野的风里。风依然未停,穿梭在大街小巷中,行走在我未曾见过的地方,正如那肆意张扬的青春……(谢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