賡续红色血脉,争做薪火传人
作者: 周甜甜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却总有一些身影如璀璨星辰般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黄公略烈士,便是那一颗闪耀着红色光芒的星星
2024年9月25日,黄公略烈士的遗骸在江西省吉安市东固革命烈士陵园安葬。我有幸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我仿佛穿越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感受到了先烈们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
黄公略烈士,一个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名字,他的事迹如同一部生动的教科书,诠释着革命者的忠诚与勇敢。他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将领,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他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投身于革命事业。
黄公略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更是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无私奉献的一生。黄公略出生于1898年1月24日,湖南湘乡人。他17岁投笔从戎,后来在黄埔军校接触了许多共产党人,思想深受熏陶。1927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奔走在革命道路上。1931年9月15日,时任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三军军长的黄公略在指挥部队转移时遭遇敌机突袭,英勇牺牲,年仅33岁
黄公略是革命道路上的一座丰碑,他的事迹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他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今天,人们在这里安葬他的遗骸,不仅是对英雄的尊重,更是对我们这一代人的鞭策
当装载着黄公略烈士遗骸的车辆缓缓驶向烈士陵园时,我仿佛看到了历史的车轮在缓缓前行。街道两旁站满了自发前来相送的群众,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敬意和怀念。吉安市公略路学校的学生,以少先队队礼向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庄严和神圣。这一幕让我深刻感受到,红色精神的传承是多么的重要
仪式上,当礼兵们缓缓将烈士的棺椁放人墓穴时,全体人员低头默哀。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音,感受到了先烈们为了新中国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我的眼泪不禁滑落,那是对英雄的敬仰,也是对那段历史的深刻缅怀。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初中生,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我们要以黄公略烈士为榜样,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在学习中,我们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克服困难,追求卓越。我们还要通过参观革命纪念馆、玲听红色故事等方式,学习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黄公略烈士尽管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賡续红色血脉,争做薪火传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指导老师:赵娟娟)
(本文系2024年“三友杯”全省中小学生征文活动获奖作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czsz20250506.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