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担当许家国

作者: 徐来喜

【文题亮相】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与国,历来唇齿相依、密不可分。家国情怀,是对国家的赤诚热爱,是对民族的奉献担当。它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穿越时空,代代相传,成为我们心底炽热坚定的价值追求、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脊梁、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

请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作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少于600字:

① 请以“ 下的家国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②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从中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家国情怀的认识和思考,题目自拟,

【文题解析】

在学考作文的命题范畴中,家国情怀主题占据着重要地位。对这类文题进行深人解析,有助于我们精准把握题意,写出情真意切、意蕴深厚的佳作。

一、深挖家国情怀内涵。家国情怀是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追求,也是对家庭和睦、亲人安康的祈愿,是两者相互交融的情感升华。它涵盖了个体对国家的热爱、忠诚与奉献,以及对家庭美德的传承和坚守。理解这一内涵是写好此类作文的基石,深刻领悟后才能在写作时有感而

发,不流于表面。

二、剖析常见文题形式。1)命题作文,如"家国情怀,永不落幕的精神之光”,这类题目明确限定了主题,给出了情感导向,写作时需紧扣将家国情怀比作“永不落幕的精神之光”这一比喻,强调其永恒价值和指引意义。(2)半命题作文,像“ 中的家国印记”,这种形式给予了作者一定的创作空间,横线上可填的内容丰富多样,如"文物"“家书""节日"等。(3)材料作文,给出的材料或是关于家国情怀的名言警句,或是体现家国情怀的真实事件,写作时要精准提炼核心要点,以此为切入点,论述如何传承和践行家国情怀。(4)话题作文,以“家国情怀”为话题的文题很宽泛,可选择的角度众多,如历史角度、个人层面等,要紧密围绕“家国情怀"这一核心话题,避免偏离主题

三、明确写作要点与注意事项。作文立意要深刻新颖,避免老生常谈,要从独特视角深挖家国情怀的内涵,展现其在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使文章具有思想深度和时代感;选材要丰富典型,素材可涵盖历史故事、名人事迹、现实热点等,让文章内容充实且富有时代气息;文体要特征鲜明,根据所选文体特点写作:记叙文要注重情节的生动性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议论文要做到观点明确、论证严密,散文要突出情感的真挚细腻和语言的优美流畅。

忠诚担当许家国0

/书摘/ 我从来没把父亲的严厉当成负面的事。如果没有父亲的威严震慑,我能否取得今天这样一点成绩还真是不好说。 ——莫言《父亲的画像》

【记叙文导写】

一、精准解题。“ 下的家国梦"是一道极富内涵与张力的作文题,“家国梦”明确了文章的主题,把个人梦想与家庭期望、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彰显宏大深沉的情怀。补充部分较关键,限定了“家国梦”的具体情境:可能是时间维度的,如“晨曦”“余晖”等;可能是空间场景的,像“故乡老宅”“烽火硝烟”等;或是某种抽象的情感氛围的,例如“希望”“思念"等。这些限定词决定了文章的叙事背景与情感基调,因而要精心选择。

二、精心构思。作者补充的不同限定词决定了选材与构思的不同:若是历史场景类,如“烽火硝烟”,可回溯至抗战时期,讲述一位普通战士在战火纷飞中践行家国梦,凸显爱国儿女在民族危亡时刻的热血与担当;如果是日常生活类,如“故乡老宅”,可描写家族长辈在老宅中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将对家乡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传递给晚辈,激励晚辈为家乡建设、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三、精彩写作。写家国情怀类作文有以下技巧值得借鉴:(1)以小见大,通过具体的人物言行和细微的心理活动来展现宏大的家国梦;(2)情景交融,细腻描绘所填情境下的环境,使其与人物的家国梦相互映衬,如“暴雨下的家国梦”,狂风暴雨的恶劣环境,既象征实现家国梦途中的艰难险阻,又能衬托出主人公在困境中坚守梦想、顽强抗争的精神;(3)双线交织,以“家国梦”为明线,清晰叙述其发展历程,以情境为暗线贯穿全文,在不同情节节点巧妙融人,推动故事发展,增强文章感染力,让读者深切感受特定情境下家国梦的独特魅力。

灯光下的家国梦

夜幕沉沉,老屋里那盏昏黄的台灯又亮了起来,柔和的光晕,将爷爷的身影拉得老长。我轻手轻脚地走进房间,瞧见爷爷正对着一本旧相册出神,灯光洒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岁月的痕迹愈发明显。

我紧挨爷爷坐下,目光瞬间被相册中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吸引。照片里,年轻的爷爷身着朴素的工装,站在一块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前,身后是刚刚搭起框架的厂房。那时的爷爷,眼神明亮,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孩子,这是我年轻时候参与建设的化肥厂。”爷爷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那时候国家缺化肥,粮食产量上不去,大家都饿肚子。咱就想着,能快点把厂建好,多生产化肥,让地里多产些粮食。”

20世纪70年代,为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局面,国家大力推动化肥厂建设。爷爷所在的村子附近也要新建化肥厂,作为村里为数不多有知识的人,爷爷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无数个夜晚,工地上灯火通明,简易的工棚里,一盏昏黄的灯摇摇晃晃,爷爷和工/书摘/ 父亲简直就像我雇的一个老仆役,勤勤恳恳、一声不吭、任旁任怨地为我做着一切一切的家务。 —梁晓声《父亲》友们围坐在一起,仔细研究图纸,粗糙的手指在图纸上摩挲,为解决技术难题争得面红耳赤。饿了,就着咸菜啃几口窝窝头;困了,就靠在墙边打个盹。

忠诚担当许家国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czsz20250604.pd原版全文

“条件是苦,可一想到能帮国家解决粮食问题,心里满是劲儿。”爷爷目光炯炯,“看着工厂一点点建成,第一批化肥顺利生产出来,那感觉比自己家丰收了还高兴。"那些化肥被运往全国各地,助力粮食增产,让无数人填饱了肚子。

如今,台灯散发着明亮的光,我坐在书桌前正为学校组织的乡村振兴调研项目而忙碌着。我想通过自己的调研,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每当我整理资料感到迷茫时,爷爷在灯光下专注工作的身影就浮现在眼前。我明白,时代在变,可我们心中的家国梦从未改变。爷爷那一代人为解决温饱问题而拼搏,我们则要为乡村振兴、国家富强而努力。

窗外,城市灯火辉煌,而这一方台灯下的光,照亮了我的梦想。我仿佛看到,家乡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下,变得更加美好,祖国在我们的奋斗中,日益繁荣昌盛。

点评: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引出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见证了爷爷那一代人“为解决温饱问题而拼搏”的家国梦。在爷爷的言传身教下,新时代的“我”传承家国梦,为“乡村振兴、国家富强”努力奋斗。真可谓一张老照片,两代家国梦。文章构思精巧,描写生动,情感真挚,“昏黄”与“明亮”等巧妙对比,完美诠释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议论文导写】

家国情怀类议论文的写作,可选素材多,立意难度也不大,但如果不能创新思路、合理选材,就容易落人人云亦云的窠臼,很难脱颖而出。

一、立意新颖。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国家和家庭深情眷恋、担当奉献的情感聚集。作文可从不同角度立意:如阐述家国情怀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意义,凸显其跨越时空、凝聚民族力量的价值;可探讨在当代社会中,家国情怀如何激励人们在各自岗位上拼搏,为国家繁荣、家庭幸福添砖加瓦;还能聚焦特殊时期,如疫情、灾难来临时,家国情怀促使人们舍小家为大家,展现人性光辉与民族大义。

二、论据有力。作文可选历史人物为论据,如精忠报国的岳飞,用一生践行对国家的忠诚,“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其家国情怀成为民族精神的丰碑。作文也可选现代事例为论据,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让国人吃饱饭,一生致力杂交水稻研究,用丰硕的科研成果诠释对家国的热爱,

三、论证合理。作文可采用"总分总"结构:开篇点明家国情怀的内涵与重要性,提出中心论点,如“家国情怀是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中间用分论点论述,可从家国情怀对个人成长、家庭和谐、国家繁荣的积极影响分别展开;结尾总结升华,强调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家国情怀的意义,呼吁人们将家国情怀融入日常行动。作文亦可用递进式结构:先阐述家国情怀的基本表现,如对家乡的热爱、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接着探讨家国情怀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演变与内涵,如当代社会中家国情怀与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的关联;最后论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家国情怀,层层递进,引导读者深入理解并积极践行家国情怀。

/书摘/ 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迟子建《灯祭》

【范文引路】

家国情怀谱华章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的明月,是游子心中的牵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盛,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从历史深处走来,家国情怀始终是中华民族赓续不绝的精神源泉。它宛如一条坚韧的纽带,将个人与家庭、国家紧密相连,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熠熠生辉。

家国情怀,是根植灵魂深处的赤子之心。古有苏武北海牧羊,渴饮雪,饥吞毡,十九载持节不屈,只因心中对家国的眷恋与忠诚从未磨灭。今有黄文秀情系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忘我投入、无私奉献,将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用青春和热血诠释了对家国的担当。他们身处不同时代,却都以纯粹的赤子之心,诠释了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

家国情怀,是心系国运的责任担当。范仲淹一生虽仕途坎坷,却始终心怀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将国家与百姓的忧乐置于首位,以笔为剑,以言为刃,为改革弊政不懈努力,其拳拳之心,日月可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文天祥大义凛然,以死明志,用生命捍卫国家尊严,其高尚气节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家国情怀的真谛,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出耀眼的光芒。

时光流转至当下,家国情怀依然熠熠生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黄大年等科研工作者默默耕耘,为实现科技强国梦挥洒汗水,使“嫦娥"揽月、“蛟龙”入海、“天问"探火、“北斗"组网等成为现实,挺起了国家发展的脊梁。然而,在物质丰富的今天,部分人淡忘了家国情怀,一味追求个人享乐,满足个人私欲,将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抛诸脑后。他们既背离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与时代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令人唾弃。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句,道尽了无数中华儿女对家国的热爱。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家国情怀为笔,以奋斗拼搏为墨,在新时代的画卷上绘就更加辉煌的盛世华章!

点评:本文立意新颖独特,“家国情怀”是赤子之心,是责任担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让读者耳目一新。苏武、黄文秀、文天祥、黄大年等古今事例信手拈来,使得论据充分具体。“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辅之运用举例、道理、对比等多种论证方式,使得全文雄辩有力,极富感召力。

忠诚担当许家国2

/书摘/ 父亲不摇櫓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床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 —吴冠中《父亲》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czsz20250604.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