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主题素材解读

作者: 屈莹

“初心”主题素材解读 0

一、主题内涵

初心是人们选择踏上一条人生道路的最初动机,是在选择的道路上努力有所作为的最初愿望,是在追梦过程中让人们抵制诱惑、奋发前行的坚定信念。它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里保家卫国的志向,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践行,是“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里庇佑一方百姓平安的理想。

一个人想拥有光辉灿烂的前程,需要不断捡拾初心,奋力拼搏;一个国家或时代想步人繁华,需要无数的奋斗者永葆初心、笃志前行

二、经典挖掘

我在五年前脱离技术第一线,一年来逐渐脱离管理的第一线。我已经61岁了。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所以比尔·盖茨本人一定会在60岁之前退休。同样,让一个61岁的老者来领导方正也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情。我是属于创造高峰过去的一个科学工作者。有一次在北京电视台的《荧屏连着我和你》这个节自里,我们几个人,被要求用一句话形容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李素丽的一句话我记得,她说:

“我是一个善良的人。”非常贴切,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充满了爱心,全心为大家服务。我怎么形容自己呢?我觉得我是“努力奋斗,曾经取得过成绩,现在高峰已过,跟不上新技术发展的一个过时的科学家”。掌声)所以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笑声)那么,一个快落山的太阳,跟大家讲的,更多的是自己一生奋斗过来的体会。所以我从我一生中觉得重要的抉择中,引发出一些话题跟大家来讨论。

下面我就要谈到我第六个重要抉择,在1992年,开始花大的力量来扶植年轻人,让年轻一代出来逐步取代我的作用,

(节选自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素材解读】

(1)不忘初心,能让人在进退之间作出明智的选择。王选作为杰出的科技领军人物,觉得自己难以跟上新技术的发展后,自愿脱离方正管理的第一线。他的选择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清醒和格局。因为初心在,所以他不会在名利间徘徊,在进退间迟疑。

(2)不忘初心,人才会为科技的发展而积极扶植年轻人。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但王选没有选择颐养天年,他携着火热的激情和丰富的经验去扶植年轻人。王选老而不衰,为培养未来的科技人才发光发热,不为别的,只为那一份难忘的初心。

三、人物选志

陈松说:“从警之路,是我一生无悔的选择。”正是秉持这样的执着坚守,他始终战斗在公安工作第一线,用脚步丈量平安,以行动践行初心。

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陈松始终奋战在刑侦工作一线,目前任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金碧派出所副所长,他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1次,获个人嘉奖5次。

2023年4月17日,陈松面对驾车的涉案人员,异常冷静。谁知,在他命令涉案人员下车时,情绪不稳定的涉案人员突然驾车冲向陈松及周围的民謦。危急时刻,陈松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抵挡该人员驾驶的撞向自己的车辆,倒在了处置现场。

从警20载,陈松勤勤恳恳、爱岗敬业,分析研判案情时,他缜密细致;抓捕犯罪嫌疑人时,他冲锋在前。在战友眼中,他有股不怕难、不服输的韧劲,特别是在办案时,他总是拼尽全力,一追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大家都说:“他是打击犯罪的尖刀,是治安管理的先锋,更是平安金碧的守护者。

2022年任金碧派出所副所长以来,陈松全身心投人案件办理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带头作用,不论是2022年度的“抢开局、抓落实、双过半”重点业务工作,还是在2023年“降警情、控发案、多破案、勇争先"的竞赛中,陈松带领全体民警坚守岗位,认真研究考核工作任务及指标,履职尽责、全力以赴,坚持有案件一查到底、有线索一追到底、有任务一干到底。

(选自2024年10月25日《云南法制报》,有删改)

/书摘/ 父亲的生命就是不断地思索,不论遇到什么挫折,遭受多少批判,他仍顽强地思考,不放弃思考。 —宗璞《我的父亲冯友兰》

【素材解读】

(1)初心激励着人不断冲锋向前,毫不懈怠。陈松作为基层謦察,他用一次次勇毅的行为向世人展现了践行初心的决心,用从謦20载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成为治安管理的先锋。

(2)携着纯正初心前行的人,往往展现出爱岗敬业的热情,而不会陷入精致利己的狭隘之中。陈松心中想的是百姓的平安,想的是如何用自己的努力去为金色盾牌增添荣光。他时刻想着砥砺前行,哪怕临危受命,也无所畏惧。这样的人在行动时,往往不会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因为他内心深处对自私自利的行为抱有深深的鄙视

四、时事传真

作为地面上的“天空”和飞行器的“摇篮”,风洞见证着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JF12高超声速复现风洞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这是用于航空航天等试验的大型科学装置,技术水平在国际上遥遥领先。这一装置所运用的“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技术”理论的奠基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力学家俞鸿儒。

俞老今年96岁,潜心研究风洞技术已经50年。如今,俞老依然提携后辈,他的智慧与谦逊点亮了无数新星

2023年,俞老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感动中国》栏目组写给他的颁奖词是:前辈布下的奇子,蟄伏深空的巨龙。做别人不敢做的,做别人做不成的,他独辟蹊径,一往无前。拨开科学的雾,荡去岁月的尘,我们看到一位科学家黄金般的心。

(选自2024年4月8日京报网,有删改)

【素材解读】

(1)不忘初心,才有可能成为行业中的翘楚。中国科学院院士俞鸿儒潜心研究风洞几十年,收获了累累硕果,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我们当致敬俞老,可我们不必惊讶,因为他初心如磐,故他能以冲锋者的姿态苦心搞好研究。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czsz20250605.pd原版全文

(2)年近期颐,甘做人梯,只因初心不改。俞鸿儒有一种深植于心底的情怀,那就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托举年轻的科技工作者。正是得益于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传承,国家才得以持续发展。

“初心”主题素材解读 1

五、运用示例

请以“不忘初心逐梦去”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文题解读】

“不忘初心”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一种口号,它常用来号召或劝诫他人。有些人砥砺自我,不忘初心,拥有灿烂人生;有些人在发展的道路上忘记了初心,需要捡拾初心。所以写初心类的文章很有现实意义。但要写好此类文章,不能流于喊口号,要使用翔实的论据,并打磨好自己的语言,力求做到文质兼美。

由前面几则素材,我们会想到:各行各业都有初心如磐、勇于担当的人。有带领科研组不断向着科研高地进发的科技工作者,也有倾力奉献、不求索取、不慕名利、勇于冲锋的基层警察…他们岗位不同、身份不同,却都因如磐的初心活出了生命的厚度,活成了国人眼中的榜样。由此可见,初心在,就会有奋斗的热情,就会勇于担当。

写作本文,可以参考以下思路:

(1)写杰出人物,展现他们携着初心成就宏伟事业的精神初心如磐的人不只有我们提到的王选和俞鸿儒,从古至今这样的人不胜枚举。选择其中一位或几位,以他们不忘初心和用行动践行初心的典型事例,去论证自己的观点,号召现实生活中的人去审视自己的初心,去筑梦,去逐梦

(2)写普通人物,展现他们不忘初心、爱岗敬业的精神状态如不懈奋斗的学子、乐于奉献的教师、勇于向邪恶说不的警察等。可写个人事迹,也可写群体故事。如磐的初心,让这些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活出了可爱的模样。

/书摘/ 对于贫穷,父亲淡然而又坦然,他说:“穷不要紧,要紧的是做一个正派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赵丽宏《挥手- 怀念我的父亲》

(3)写自己,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不忘初心的自己在逐梦路上的可贵坚持。比如写自己勇于挑战,迎来人生的绽放,只因有初心在;还可写自己取得成功时时刻提醒自己要学会谦逊,精益求精,不断向高远目标进发,只因有初心在。

【范文示例】

不忘初心逐梦去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这句话真是振聋发聘。它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警示我们要时常审视自我,看看自己有没有忘记初心。因为在逐梦的路上,初心不可忘

初心在,逐梦的人从不惧平凡,却最怕自己平庸。警察陈松在基层工作,但他从来不抱怨岗位平凡,因为他深知只要做警察的初心在,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去追逐护佑百姓平安的梦想,无论在哪里他都会以自己的闯劲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展现出警察的好模样。基层的天空因为有他这样的人在而多了一分广阔,也多了一分明媚。有困难,他不怕,他会勇于克服;任务重,他不怕,他会勇挑重担;有危险,他不怕,他会挺身而出;有成绩,他不会沾沾自喜、故步自封,他依然会用冲锋的姿态去对待每一个案件。为什么他会作出如此选择?只因为有初心在。他用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的内涵。

/书摘/ 在我们的感觉中,母亲的爱像太阳,温暖、无私而透明;父亲的爱则像月亮,冷静、理性而朦胧。 李开复《父亲的爱像月亮》

初心在,逐梦的人会多一分清醒,在进退间活出一种格局。院士王选和俞鸿儒不慕名位,在年事已高时能甘守淡泊。他们都是清醒的,知道自己创新的黄金期已过,没有在进退间犹豫。更可贵的是他们能做到老而不衰,积极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扶植年轻科技工作者,他们真正活出了一种大格局。这种格局让我们明白,他们所做的这一切不是为自己谋,而是为昌盛的中国的未来谋。为何年事已高的他们能忘我地助力年轻人去追梦?因为他们觉得初心在,自己依然是个追梦人。初心在,身老心不老,梦想依然鲜活。不忘初心,他们才会甘做人梯。他们是国家的脊梁,在漫漫征途上,从未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而出发。

中国在崛起,就是因为有无数不忘初心、奋楫笃行的人在。他们职业不同、身份不同,但他们在追逐中国梦的道路上,持有的初心是一样的,那就是要用自己的勤恳努力和长久的逐梦热情去成就更美好的中国,我们应该向这样的人致敬。

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曾言:“在白天,我什么都不是;到了夜晚,我才成为我自己。"是的,白天的嘈杂可能让我们在迷茫中忘却逐梦的初心,而夜晚是宁静的,于是我们就有了审视自我和与自我进行对话的可能。朋友啊,愿你能在宁静的夜晚,捡拾起那丢却的初心,勇敢逐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czsz20250605.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