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承古今

作者: 陈淑蓉

【文题亮相】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它包括琴棋书画、传统节日、中国戏剧、医药医学、民间工艺、中华武术、饮食厨艺、传说神话等多个方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但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它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

请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套作,不抄袭;不少于600字。

① 请以“我与传统文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②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感悟?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传统文化承古今0

【文题解析】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传统文化”为作文主题,旨在引导青少年树立文化自信,热爱、传承、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题目贴近生活实际,取材范围广泛。

【记叙文导写】

写记叙文时,我们可从自身经历切人,讲述自己与传统文化从初次相遇,到逐渐熟悉,进而深人了解,最终珍视于心的历程;讲述在这一过程中的感悟,以及传统文化对自己产生的深远影响。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都是表现传统文化的优秀文章,是我们写作时可借鉴的范文。

一、深刻立意,确定主题

1.传承弘扬:思考传统文化给你带来的触动。比如,我们发现老一辈剪纸艺人越来越少,便努力钻研剪纸技艺,然后在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时,向小朋友传授剪纸技巧,以此体现传承传统文化的担当。文章立意可以设定为展现自己如何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

2.感悟内涵:不局限于表面的体验,重点在于深人挖掘传统文化背后的价值。比如学习书法,不仅仅是练习书写,更是领悟书法所蕴含的平和、专注、坚韧等精神品质,感悟传统/书摘 玉渊潭洋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白得耀眼。

汪曾祺《人间草木》

文化对自己心灵的滋养。文章立意便可以是展现传统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以及对个人品性塑造的积极影响。

3.创新融合:思考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生活创新融合。比如发现传统节日在当代缺乏吸引力,通过创意策划,将传统节日习俗与现代娱乐形式结合。

二、精选素材,丰富内容

1.个人经历。文章可以写自己的学艺经历,比如学习书法、陶艺、古筝等;也可以写文化传承,比如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等,以纪念屈原,传承爱国情怀和文化记忆。

2.文化素材。我们可以选取某个传统节日,比如中秋节,介绍节日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结合自己在中秋节的亲身经历,展现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及自己在节日氛围中对传统文化的感受。

三、巧设情节,构建框架

1.起——引出传统文化元素:开篇可以从一次偶然的经历引入。比如在老街闲逛时被一家剪纸店的精美作品吸引,由此开启与剪纸这一传统文化的缘分。

2.承—一深入体验过程:详细描述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过程。比如写学习京剧,可以讲述最初对京剧唱腔、动作的陌生,跟着老师一招一式地练习,中间遇到发音不准、身段不灵活等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便构成了情节的主体部分,使故事有波折。

3.转——经历挫折或变化:设置一些情节转折,增添故事的吸引力。比如参加传统武术比赛,原本信心满满,却在初赛中失利。这次挫折促使自己重新审视对传统武术的理解和练习方法,从而实现自我成长。

4.合——收获与感悟:结尾部分总结自己在与传统文化接触过程中的收获。无论是技能上的提升、精神上的滋养,还是对传统文化传承有了新的思考,都要回扣主题,升华情感。

【范文引路】

我与传统文化

○江西省兴国县第五中学 陈炫妤

手轻执毛笔,蘸些许墨汁,挽起衣袖挥毫书写。那淡雅古朴的墨香萦绕在身旁,悠悠地流入心扉,让我真切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与书法的初次相遇,是在我12岁那年。犹记得第一次握住毛笔时,内心满是忐忑与兴奋。起笔、行笔、收笔,黑色的墨汗在洁白的宣纸上晕染开来。我轻嗅那一缕墨香,心间泛起层层涟漪,就此沉醉于书法的奇妙世界

然而,练习书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段时间,无论我如何努力,写出的字总是歪歪扭扭,笔画也毫无美感可言。看着那些字,我满心沮丧,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学好书法。就在我几乎要放弃之时,一阵微风拂过,墨香萦绕鼻尖。那缕墨香,如同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拨动着我心底对书法的热爱之弦。它似在低声呢喃,唤起我初遇书法时的那份悸动与憧憬。于是,我深吸一口气,缓缓平复内心的波澜,重新拿起毛笔。

云卷云舒,时间在笔尖悄然流逝。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我/书摘/ 快要满圆的月亮从东拉河对面的山背后静悄悄地露出脸来,把清淡的光辉洒在山川大地上。 一路遥《平凡的世界》对书法的热爱愈发浓烈。抬腕悬笔,露锋起笔,中锋行笔,藏锋收笔,一个个流畅大方的字在我的笔尖绽放。余晖透过窗户洒在案头,纸上的字迹在金色的光晕中显得格外庄重。我端坐在桌前,仿佛看到那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在墨色间翻涌奔腾。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我也逐渐领悟到书法蕴含的深刻内涵。书法不仅仅是笔墨的挥洒,更是心境的修炼。每一笔的起承转合,都像是在诉说着人生的起伏。当心境浮躁时,笔下的字也会显得杂乱无章;而当內心平静沉稳时,写出的字便多了几分神韵。楷书的规整严谨,教会我做事要一丝不苟;行书的流畅灵动,让我懂得在生活中需灵活应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czsz20250803.pd原版全文

书法,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开启了我探索传统文化魅力的大门。我将在墨香的陪伴下,继续在传统文化的广袤天地中探寻、成长,书写属于我与传统文化的更多精彩。

点评:文章以细腻的笔触,叙述“我”练习书法的历程。从初次提笔的忐忑与兴奋,到遇瓶颈时的沮丧,再到重燃热情,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展现了“我”对书法内涵的深刻感悟。文章结尾升华主题,展现了作者探索传统文化的决心,情感真挚,颇具感染力。

传统文化承古今1

【议论文导写】

写传统文化类议论文时,可选素材多,但立意难度较大,如果不能贴合实际找准论点、选好论据,容易写得空泛。

一、明确立意,拟好标题

根据材料,我们可以将立意定为强调传承传统文化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呼吁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还可以将立意定为如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精髓提炼出来,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根据立意,可以拟题为“从典籍中汲取自信的力量"“用科技点亮传统文化""从茶文化中领悟生活的智慧"等

二、论据充分,支撑论点

我们可以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先进人物为论据,比如叶嘉莹:一生致力于古诗词的研究、教学和传播,让无数人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我们也可以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事例为论据,比如良渚博物院让游客戴上AR眼镜,游客可以零距离感受几千年前的良渚文明。

三、论证严密,符合逻辑

我们以“传承传统文化,点亮民族未来”为题,可以采用“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结构。文章开篇写在全球化浪潮与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传统文化的地位日益凸显,引出论点:我们要重视并积极传承传统文化。接着论述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可以列举传统节日蕴含的家庭团聚、感恩祈福等文化内涵,传统诗词能培养初中生的审美情趣。再论述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提出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与途径。最后呼吁和鼓励初中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传承,从自身做起,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光彩,为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书摘/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 沈从文《边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czsz20250803.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