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记事

作者: 刘雨涵

这是一个隆冬时节的傍晚街头,天早已黑沉,路上行人寥寥无几。冷风呼啸着,如同一头张牙舞爪的野兽扑向行人。此时我刚上完课,准备搭乘公交车回家。

我走出门,紧了紧身上的棉衣,一边哈着手,一边走向公交站台。站台上只有三个人——一个脸色十分严肃的中年女人,身穿红色长款羊绒外套,脚踩红色高跟鞋,打扮时尚;一个男人,身穿军绿色棉衣,身材矮小臃肿,其貌不扬;还有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衣着单薄,紧缩身子,好似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我走向站台,不由自主地往老人的方向靠了靠。

我们并排站着,安静地等着公交车。突然,女人大叫起来:“我的钱包呢?”我被吓得向后退了一步,说:“我没有偷。”男人也立即否认。我们的目光都移到老人身上,尤其是女人。她恶狠狠地看着老人,似乎想用眼神从他身上拽出钱包来。

老人沉默不语。我想远离这场是非,往后挪了挪。但就在这时,女人一脚踹向老人,愤怒地吼道:“你这个老家伙,快把钱包还给我!”老人被踹得往后倒,恰好在他身后的我愣愣地扶住了他。我从没想过看着光鲜亮丽的女人居然会动手打人。风顺着领口冲进我的衣服,透进心里,冰凉的。我将老人扶稳,用不满的语气反驳着说:“阿姨,你并没有证据证明是他偷的,干吗打人?”

老人还是没有辩解,我们僵持着。不到一分钟,老人突然举起拐杖向前打了过去。“哎哟!”“啪!”伴随着惨叫声的,是钱包落地的声音。

惨叫声是那个矮小的男人发出的。我睁着眼睛,不敢相信。女人也震惊地回过头,想要破口大骂。男人见势不妙,迅速地捡起钱包,转身奔入黑暗之中。

女人一边咒骂着,一边追了出去,却不慎摔倒,只得打电话报警。回到公交站台后,女人毫无诚意地对老人说了句“对不起”,又转身背对着我们。我气愤地想要开口理论,却被老人制止了。

老人看了看女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元钱硬币,颤颤巍巍地递给她,言语间尽是慈祥:“姑娘,没有钱坐车吧?这钱给你。”女人愣住了,脸顿时变得通红,犹豫了几秒钟后,最终还是小心地接过那一元钱。她极小声地说道:“谢谢!”车刚好来了,女人匆匆忙忙上了车。上车后,她回头看了我们一眼,眼里满是泪水。老人回之以微笑。

看着我难以置信的眼神,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道:“孩子,你看,世上哪有绝对的坏事呢?”语毕,老人便佝偻着身子转身离开了。

我最终也上了车,找好位子坐下,脑海里都是老人离开时的背影。我突然想起来,忘了问老人为什么不坐公交了。不过,这早已不重要了吧。这时,我看到道路旁的一坛紫罗兰。虽然狂风怒刮,但它们依旧绽放着最美的花朵。

我恍然明白了,原来平凡的人也可以那样伟大,就像这一坛紫罗兰。突然间,我脑海中闪现出书上的一句话:“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老人就是那紫罗兰。

(指导老师:周小珍)

点评

作者别出心裁,构思巧妙,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使读者如临其境。文章语言凝练、详略得当,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描述那个男人是如何偷的,而是通过反复渲染老人、女人的语言和神态,使他们的形象跃然纸上。文章结尾点题,卒章显志。如果能在开篇对紫罗兰进行描述,便能达到开篇点题、首尾呼应的效果。(周小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