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作为“草台班子”,是可以创造美好生活的
作者: 本刊编辑部
↓ 1976年,乔布斯和好友在自家车库里捣鼓出了划时代的苹果I型电脑。图为电影《乔布斯》剧照。
现在网络社交媒体上非常流行“草台班子”这个说法。每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不同,其个性和所擅长的领域更是五花八门,似乎很难在某个具体议题上达成共识。但是简单的一句“这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却能把所有人都团结起来——这句话不针对任何群体或者行业,而是现代人日常压力的终极释放。开始意识到“世界是个草台班子”那一刻,我们不仅会对这个世界宽容,也会对自己宽容,内心的恐惧感随之消失。
当我们作为一名学生探索这个崭新的世界,当我们作为一名职场新人步入“大佬云集”的专业领域,我们常会因为自己的不成熟而感到心虚甚至惴惴不安。但若深入了解便会发现,我们的老师、老板,任何看似绝对权威的人物也不是无所不能的。面对新出现的问题,再专业的人也是一点点摸索着,从零开始成长起来的。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由人创造,它并非生来严肃且遥不可及。当我们认清这一点,并且接受一切不完美的时候,我们就和世界达成了一种和解。
当然,摸索的过程中很容易犯错,不要慌,这个世界的容错率高到你难以想象。它不是什么精密的机器,按照特别严密的逻辑和规则来运行,很多时候“缝缝补补”就上路了。举个例子,我们普遍认为法律、金融等领域聚集了人类史上最聪明的大脑,这些聪明的大脑致力于为这个世界制定最合理的规则。但规则是人制定的,是人解读的,是人执行的,而人是会犯错误的。
前两年,法律界出现了一个乌龙事件:某平台的招股书连平台的名字都写错了,投行的精英们、大律所的律师们熬更守夜反复琢磨修改出来的招股书,竟然将竞争对手狠狠夸奖了一番!其实写合同的业内人士都心知肚明,大部分合同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参考已有的范本修改的,修修补补,一不小心漏改了一处地方,便闹出了这样的笑话。
你看,世界就像“草台班子”一样磕磕绊绊地前进,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专业和严谨。但“草台班子”并不是一个完全的贬义词,人恰恰需要在不规范的世界里不断制定规范、更新律法,不断思考进步的空间。
“草台班子”在很多时刻都展现出开拓精神,透露出当今社会所推崇的灵活、精干和平等。比如全球很多传统而有建制的单位都在学习公司的管理模式,要求保持初创公司特有的“草台班子”的热情、灵活性和创造力。亚马逊——美国最大的网络电子商务公司,总是发邮件提醒员工不要忘记自己处于一个“day one”公司之中——每天都是事业开始的第一天,我们充满了迷茫和压力,但是也充满创造力和颠覆性思维。
回顾历史,那些强盛时期的治理者都有同样的特点:积极地改革,乐于拥抱新鲜事物,向全世界开放。与此相反的例子便是清朝中后期“循规蹈矩”的嘉庆皇帝。嘉庆作为乾隆的继任者,面对疑难重重的帝国与科技迅速发展的世界,因害怕自己的平庸冒失铸成大错,竟决定让庞大帝国的一切事务都依照祖宗制定的规定来运转。即使是一些宫廷内部的小事,他也忠实地参考祖宗先例来解决问题。嘉庆皇帝拒绝由平庸的自己带领着他认为不可靠的“草台班子”进行任何创新和改革,希望一切都按照既定的成熟程序来运行。这样看似理智冷静、万无一失的行动,带来的结果却是让他的大清王朝错过了最后一个与世界接轨的机会,滑向了黑暗无底的深渊。
这个世界不断变化发展着,人们每天都面临各种各样的新难题。我们需要怀惴一种“草台班子”的勇气和热情,不怕犯错,敢于创新,抱着“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精神去努力开拓。我们无法保证这个世界所有的程序都是严肃的、不容出错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热情去面对生活。唯有不害怕犯错,才有资格进步。记住,人生没有彩排,“草台班子”的本质就是谁敢上台谁就赢。所以别担心,大家都差不多,别人行,你也行。
尽管世界像一个没有严谨规则和既定剧本的“草台班子”,但它依然能够永恒地运行,并且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将来,世界都保持着一种相对的稳定和秩序。这种稳定和秩序的背后,是“草台班子”内部的每个成员都在发挥着作用,每一个奋斗的个体都在保证这套班子的正常运行。过程可能并不完美,也可能充满了各种问题和挑战,但人类却能够凭借四面八方的力量推动世界的发展。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世界的“草台班子”性质而放纵自己或者放弃追求更好的生活。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毕竟“草台班子”也需要“台柱子”才能继续表演。一方面,我们接受了“草台班子”的现实,与世界、与自我和解。另一方面,当面对各种新挑战、新风险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拿出“草台班子”的热情与勇气来化险为夷,为自己、为他人创造美好的生活。
还是那句话,只有那些看清生活的真相并依然热爱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