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外太公
作者: 张添悦
家中,正对着门户的大柜子上,摆着一个十分显眼的相框。相框里是一名意气风发的军人,眼神坚毅,面容慈祥,他就是我的外太公,一位卫生战线上的老前辈。
一天中午,熟睡的我被客厅里传来的感叹声吵醒。我晃晃悠悠地走过去,只见客厅里站着一位老者。他身穿白色背心和军绿色短裤,随着手里那把大蒲扇的挥舞,泛起斑斑雪意的短发有节奏地扬起。直到他转过头,我看到了那双布满岁月痕迹但依旧炯炯有神的眼睛,顿时明白过来,他就是家中相框里的那名军人——我的外太公!
“呀,我把曾外孙女吵醒啦!刚才我在看新闻特刊里的专题节目《神奇的AI生活》,现在的生活真是越来越便利了,不像我小时候吃穿都成问题,怎么能想象到如今动动嘴就可以开灯、关窗帘、购物、订车票……”外太公一点都不生分,好像天天都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一般,兴许是痴迷于精彩的节目,他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我忍不住好奇地问:“您小时候是怎样的啊?”
“我小时候过得可苦了!”外太公眉头紧锁,手中的蒲扇轻轻地摆动,似也在摇头,“那可是一个世纪前的中国,到处都弥漫着战火和饥荒。我老家在山东,父母都是农民,眼睁睁看着父亲被强征入伍,再没有回来。母亲和家中的姊妹也因战火而分散,那是何等痛苦!19岁时我加入解放军,成了山东渤海后勤卫校的一名卫生员。在军队里,虽然日子也难,但至少有了归属感,而且可以吃饱饭。每天工作之余,还可以和战友们聊聊天,打打趣,日子好过多了。”
“打仗不危险吗?您有没有受过伤?”我轻声问他。
“受伤肯定是有的。不过还有一件很让我骄傲的事。在一场战斗中,作为卫生员的我在枪林弹雨中猫腰搜救,发现了一位受伤的战士。我迅速背起他想撤下战场,但那战士死活不肯离开,哭喊着说他的枪被敌人夺走了。要知道,枪可是我们战士的命根子!我把他救回来后重返战场,发誓一定要替他把枪夺回来。我一边搜救一边寻敌,终于在隐蔽处发现了一个敌人,经过一番殊死搏斗,敌人被我消灭了,枪也被我夺了回来。你看这是我的证书,淮海战役二等功,大尉军衔。”
“您也太厉害了!”我向他投去了崇拜的目光。
外太公开心得像个孩子,笑容将他脸上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他给我讲述在军队中的故事,以及1957年退伍转业来到义乌后救助病人的故事。
他的声音时而起,时而伏,时而高,时而低……错落有致,温暖有力。
“您后悔过当兵吗?”
“当然不会!” 外太公坚定又自豪地说道,“当兵光荣啊,哪里危险我们抢着去哪里,随时准备为祖国牺牲一切。因为大家都知道,血不会白流,用我们的牺牲换取你们这些小娃娃的太平,老划算嘞,再来一次我还要当兵!”
我睁开双眼,眼前浮现出熟悉的家,但身旁没有了那位健谈的老人。
我明白那是一场梦,外太公在很早之前就去世了,我从来都没能和他真正地对上一次话。他的英雄事迹是我们一家人口口相传、牢记于心的。
受到外太公的影响,母亲当了医生,担负起保护人民健康的职责,小姨也成了一名医护人员,支援过非洲卫生事业。
看向窗外那闪着金光的太阳,梦中的对话再次在我耳边响起。
过去,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先辈愿意舍生取义,为国捐躯,为民族的未来不惜奉献一切,但当外太公斩钉截铁地说出“当然不会后悔”时,我明白了,那是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
我们常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在外太公那个年代,无数像他一样的热血青年舍小家为大家,艰难地踏上长征之路,硬是用“小米加步枪”打下了江山,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他们的牺牲,换来了现在的长治久安。
如今也有很多人正踏上属于这个时代的“长征”,他们在各个领域奋勇拼搏、创新突破,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让中国变得更强大。
那番对话虽只是一场梦,却清晰而深刻。外太公的这份信念已流淌在我的血液中,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我也相信,这份家国情怀流淌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液中,生生不息,发扬滋长!
指导老师:金笑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