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对话

作者: 余锦涵

更好的对话0

亲爱的父亲,有些话我藏在心里很久了,一直不敢和您说。如今,我终于鼓起勇气向您倾诉,因为我真心期待得到您的宽容和理解。

前几天,我在餐桌上与您发生了小争执,导火索是一次科学考试成绩不理想。

其实考试考砸了,我心里也很难过。我很希望能有一个让您、让我自己都满意的成绩。您也许不知道,刚拿到试卷时我有多么难受。我无比震惊地看着试卷上那个刺目的数字,这与我所估计的分数差距很大。一个个红叉像一记记重拳打在了我的胸口上,让我痛得喘不过气来。好不容易接受了这个现实,我脑海里的第一反应便是——绝对不能让您知道。

为何会萌生这种想法呢?我认真反思起来。大概是一次次交流中,您只会问我:“考了多少分?”“班里最高分是多少?”“平均分呢?”……寥寥数问,似乎已经给我定了罪。您关心的只有分数和名次,从来不会认真地拿起我的试卷分析,只是嫌弃那一个个红叉在试卷上出现得过于频繁。

同样的动作、神情、问话,又一次在餐桌上重演。您拿起试卷翻了一下,眉头越来越紧,语气严厉:“为什么错这么多?”

“粗心。”我回答着这个您已经问过很多遍的问题,熟练到几乎可以无缝衔接。

“总是粗心,你认真对待考试了吗?”您的语气更重了,拿着卷子挥舞的力度也明显加大。然而不管我怎样回答,得到的都是质疑。那一刻,我委屈的情绪冲到了巅峰。如果别人这样说我,我可能只是生气,但您是我最亲近的人,所以我才倍感委屈。

我默默地放下筷子,拿过您手中的试卷。我实在无法平复自己的心情,冲动的话还是说出了口:“可您都没有考过,凭什么这样说我?”

您感到不可思议,一向唯唯诺诺的我竟开始顶撞您。您让我再重复一遍。于是我吼得更大声,然后径直冲回房间,用力地关上了门,以宣泄我的不满。可即使关上房门,您的训斥声依旧充斥着我的耳朵,并没有因为门的阻隔而减小,每一声都沉重地打击着我。我努力克制着,依然止不住抽泣……窗外阳光正好,孩童在草坪上放肆地追逐着,老人面带笑容坐在长椅上闲聊,一切都与我格格不入。

我将窗帘拉上,仿佛用掉了所有力气,软软地倒在床上,思绪拉回过去每一次和您的谈话。每当我喜悦地和您分享学校的趣事时,您总是能将话题扯回学习。我曾无意中听到您对其他家长说:“在他们这个年纪不聊学习,还能够聊什么?”对此我感到心寒,原来我们之间已经没有其他共同话题了。

我越想越难过,根本睡不着,反而更加精神。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轻轻推开房门,他手里提着一盒草莓蛋糕,应该是刚刚特地去外面买的。当看清来人是父亲后,我赶紧闭上眼睛假寐。我一时竟不知该如何面对父亲,大概是那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过激,将父亲的一片苦心当作驴肝肺,还幼稚地想“绝食抗议”。

等到房门再度被关上时,我才缓缓下床,望着桌上的蛋糕出神。父亲应该很爱我,只是不习惯用言语表达,但常常会在行动中体现——比如现在,您能够记住我喜欢的口味,您能够注意到我的晚餐并没有吃好,可能您也在为刚才的事感到愧疚吧。

我打开盒子,吃起蛋糕。蛋糕很好吃,我一边吃一边后悔自己的冲动,我想起在书上看到过的一句话,它说:“爱并没有迟到,而是我迟钝罢了,其实爱一直都在,像空气,习惯了,却也遗忘了。”

父亲对我的关爱确实浓厚,我却视而不见。“对不起”“谢谢您”“我也爱您”……我想我们之间的对话不该止步于学习,多些生活中的沟通,才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考试成绩下来后,我能理解您身为家长的焦虑,但希望您可以放下分数,着眼于题目本身,我们可以一起探讨,到底错在哪里,应该怎样避免再犯错……

这才是我期待的对话模式。

指导老师:陈碧华

上一篇: 遇见外太公
下一篇: 无尽的夏,无尽的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