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的意义在于拓宽理解
作者: 沈奇岚
问=赵怡可(杭州外国语学校)
答=沈奇岚
沈奇岚:策展人,作家,艺术评论家
问:
最近大家越来越多地提到“审美降级”这个词。从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妆造,到音乐的通俗化,莫名其妙的服饰成为潮流,稀奇古怪的绘画成为“艺术”……我们的审美真的降级了吗?还是说,这些变化顺应了当前快节奏的社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
答:
宣称“审美降级”是一个看上去厉害,但暗含优越感和语言暴力的陷阱。“降级”意味着给各种关于美的表现形式做了评分,而评论别人是“降级”,便意味着自己是某种高级,而且似乎天然地拥有了一种正确性,可以随意评判他人的选择。这是一件危险的事,意味着在一个线性序列上排列人的顺序。在这个逻辑下,必然也会有人觉得你的审美不够高级。如此比来比去,只能互相伤害,没有什么建设性。
这本是个多样化的世界,审美的意义在于拓宽对生命、对世界的理解。审美是关于拓展自身理解力的一种训练。比如针对“莫名其妙的服饰成为潮流”这个现象,可以去理解其背后的原因。没有事情是真的“莫名其妙”的,理解背后的缘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人和世界。当年,染发是少年人表达自己身份和存在感的方式,虽然长辈们觉得不可理解。少年人长大后,建立了自己与世界的稳定关系,就不再需要用染发来进行自我表达。如今大家习以为常的牛仔裤在刚面市的时候,也被评价为不可接受的糟糕审美,但那是一代人的自由表达方式。审美是一个理解自己的过程,自己的审美会变,别人的审美也会变。重要的是先理解缘由,再在理解之后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欢迎来到一个有更多选择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