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想说爱你不容易

妈妈,想说爱你不容易0

青春期的我,体内有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妈妈说我叛逆了,我却觉得我只是长大,变得不一样了。可妈妈还是把我当小孩,不能理解我内心的想法。这让我很苦恼,不知道怎么去沟通,表达自己的意见。

考试压力大的时候,我情绪低落,面对妈妈的嘘寒问暖只觉得烦躁不已,忍不住想发火。妈妈也委屈得不行,有时候甚至会在我面前哭泣。我一想到妈妈昔日的辛劳和付出,心里也很愧疚!可下一次我心情烦躁时,还是会对她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如此循环往复,我们都很累、很难受,彼此爱着却感受不到任何温暖。这个月就要过母亲节了,我该怎么打破这种局面,让妈妈知道我其实很爱她呢?

黄思颖

写封信给你爱的她

郑思雨:既然面对面聊天效果不佳,你不妨给妈妈写一封信,趁着母亲节向她表达祝福,再说说你最近遇到的烦恼,和妈妈进行一次深度交流。我也不擅长说话,但写信时我有充足的时间组织语言、斟酌措辞。把问题梳理清楚了,说不定妈妈可以给你想要的答案呢?

亲子关系也需要新鲜感

周馨逸: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换成谁都得发疯,妈妈再唠叨几句,你的“火山”就喷发了。你可以和妈妈下厨、散步,周末来一次短途旅行,去新开的餐馆打卡,到手工店里做手工……尝试点不一样的事情吧,天天盯着学习和考试,确实太压抑了!

放下没必要的“面子”

黄子灿:这让我想到一个短视频,儿子失手打翻了母亲晒的红薯粉,站在原地不知所措,而从母亲的角度看,劳累了一天的成果没了,也让人无限心酸。母亲有母亲的苦,孩子有孩子的苦。这时候,一个拥抱,一句安慰,对双方都特别重要。所以,不要吝啬你的语言,勇敢地告诉妈妈你爱她,这可能有点“羞于启齿”,但不开口怎么化解误会呢?

拒绝无效沟通

赵怡可:因为在乎彼此,妈妈才会为你的态度而哭泣,你也会在事后心存愧疚。下一次发脾气前,你可以先冷静几秒,想想自己到底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在宣泄情绪。如果是后者,赶紧打住!

爱的表达不拘泥于形式

李秋萍:我讨厌我的妈妈,她唠叨又烦人,总用我不喜欢的语气训我,总让我招呼不熟的亲戚;但我更爱我的妈妈,她会事事以我为先,无条件地包容我,所以我才敢肆无忌惮地向妈妈“开火”。其实我们都生活在爱意满满的家庭中,不需要有太多顾虑,用任何方式表达,妈妈都能感应到我们的爱意。

正视与母亲的爱恨纠葛

张月燕(心理老师):

同学们已经给出不少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法,那我就来聊聊让爱难以说出口的内在拉扯吧。关于长大,我们更容易被自立的积极意义占据目光,却忘了自立也意味着孩子要离开母亲。分离必然存在寂寞和失落的一面,这一面无论是对母亲还是对孩子,都是困难的。双方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情绪共振和失调。母亲留恋孩子曾经的听话依赖,留恋孩子和她亲密无间,同时又希望孩子像大人一样体谅她的失落,宽慰她的委屈。而处于青春期的你,更是容易被爱与恨两种相反的感情所纠缠,既希望内心的焦躁和混乱感能被母亲包容,又想要逃离母亲的控制。

这是一段个人发现的特殊时期,是父母和孩子都必然要参与的分离体验。必须经由时间磨砺,双方才能抵达“独立”后好的那一面。在此期间,需要避免两个极端——无条件地平息冲突或强硬地扼制抵触。剩下的,请尽可能抱着“让它发生”的心态,或许你和妈妈的爱反而更容易流动。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