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馆遇见梵高
作者: 温雅
世界上的艺术家千千万万,我最喜欢的就是荷兰画家梵高。这一切,还要从我13岁那年参观梵高博物馆说起。
在初一学年的期末考试中,我发挥出色,取得了全校前50名的好成绩。喜出望外的父母给了我一个大大的奖励,让我参加学校组织的欧洲四国夏令营。夏令营其中一站是荷兰阿姆斯特丹,这是一座艺术气息浓郁的城市,有着形形色色的博物馆和美术馆。
抵达阿姆斯特丹,我的第一站便是位于博物馆广场的梵高博物馆。梵高博物馆始建于1973年,1997年翻修扩建,在结构简练、风格前卫的四层主楼里,按照时间线陈列着梵高的画作、书信及历史资料。我们慢慢地登楼而上,进入梵高的世界:一楼主要介绍了梵高的出生,并展示了他的部分自画像;二楼是梵高从1883年至1889年间的作品;三楼展示了梵高的书信、手稿和一些轶事;四楼展示了梵高在1889年到1890年生命最后阶段的作品……
博物馆收藏了梵高的200多幅画作,占其作品总量的1/4。我走马观花地参观完,对梵高有了粗浅的认识。回国后,我立马买来梵高的传记和书信集,等读完它们,我也成了梵高的“迷妹”。
从那以后,梵高成了我的一大精神支柱。当遇到挫折时,我经常会用梵高来激励自己。“如果我的画卖不动,我也没有任何办法。但那一天终将到来。人们会意识到这些画要比颜料和我们花在上面的、我困顿的生计,更有价值。”这是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书信。他窘迫的生活状态和富饶的精神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克服一切困难,创作出惊人的画作。我想,梵高大概也是幸福的吧,因为他还有梦想,还有对艺术的追求!
10年的光阴里,梵高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虽然我没有梵高的绘画才能,但我也像他那样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记录生活的美好。走出校园,我发现可以用写文的方式来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我想,我比梵高幸运多了。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博物馆、教育和研究”。生机盎然的5月,不妨多去博物馆逛逛,也许你也可以像我13岁遇见梵高那样,遇见生命的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