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茶香依旧

作者: 巫奕涵 

故园茶香依旧0

刚烧沸的开水激荡而下,茶叶旋即在杯中翩翩起舞,沉浮之间溢出一抹清新。茶汤中,茶叶挺立如剑指苍穹。细品其味,鲜醇悠长。那熟悉的茶香在唇齿间流连,那是故乡的味道。

我的故乡,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神亭村,是个被茶香缭绕的小村庄。那里茶树密布,无论是茶园、田间,还是小径、道旁,处处可见它的绿影。

夏日炎炎,骄阳似火,小时候的我常去菜园里摘瓜解暑,西瓜的甘甜让人欲罢不能。我坐在阴凉处吃瓜,摇头晃脑,不亦乐乎。环顾四周,土坡上的一排排茶树在烈日下苍翠欲滴,仿佛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少年身姿挺拔,奋力生长。我不禁想:茶树如果成精,会想要喝西瓜汁吗?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答案。

相比夏日,我更偏爱冬日清晨的茶树。薄雾轻绕,为田野披上了一层梦幻的轻纱。茶树在朦胧中更显生机,它们身着绿裳,好似披着《红楼梦》里贾母口中的软烟罗。茶树叶轻轻摇曳,似在晨曦中起舞,静待春回大地。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冬去春来,天气回暖。茶树抽出嫩芽,我也提起篮子,跟随着奶奶去采茶。奶奶手法娴熟,轻轻地掐下茶树枝头的嫩芽放入篮里。我也有样学样,感受着指尖传递过来的生机与希望。 春光照亮了新绿的茶芽,也勾勒出奶奶慈祥的面庞。

一株茶树叶子颇多,最后能摘下的却只是一小把茶芽。我好奇地问奶奶这是为什么。奶奶用满是茶香的手揉了揉我的头发,笑着说:“这是茶树的精华。”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顺手拿起一片“精华”放进嘴里咀嚼。好苦,像是吃了苦瓜一样,我的脸顿时皱作一团,旁边的人见状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奶奶见我想吐掉,忙摇手示意,让我再等等。我心里暗想:既然奶奶让我再等等,想必她也是有经验的!不知何时,苦味慢慢地淡了下去,变成了一股清新之味在口中荡漾回旋。奶奶总结说:“茶叶是用来泡的,不是用来吃的。”

茶树与故乡,相依相存,茶魂融入乡土,孕育了一方人的心性。故乡的人们在茶的滋养下长大,骨子里透着一股茶的朴实。犹忆春节时,我们探亲访友,每一次进门,扑面而来的便是一股茶香。等到我们落座,递来的便是那一杯清茶。细呷杯中的青峰茶,总有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感受融于口齿,刻在心间。抬头是灿烂的笑容,闲聊是熟悉的乡音,一盏清茗,承载着乡情与问候,纯粹而温馨。

神亭村是靠茅山出名的。茅山不仅有道教文化,也有茶文化。茅山上的茶树颇为壮观,漫步在山道上,两侧的茶树郁郁葱葱。一座座清幽的道观隐于茶林间,清风拂面,茶香扑鼻。茶香与道风相融,赋予了青峰茶一种超凡脱俗的神秘气息,好似天上的仙草坠入凡尘,自带些许仙气。

即使与故乡相隔千里,即使与茶为伴的童年时光一去不复返,一缕茶香就能让我的心回到故园。那些如同披着软烟罗的茶树,那些在茶园里忙碌的身影,那些与我在茶田里欢笑奔跑的小伙伴,都随着茶香清晰浮现。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年轻靓丽的农家女,带着笑意仔细挑选最好的茶芽,又带着一丝好奇,悄悄嚼了几片,苦到眉头皱起,却意外地收获了一口清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重阳,我取出茶杯,放入一小把青峰茶,用开水冲泡。茶香悠悠,这是我与故园之间永不磨灭的纽带。就让这股茶香永远地在空气中飘荡,牵动着我的思念吧。

指导老师:师延峰

上一篇: 进击的小周老师
下一篇: 猫头鹰的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