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君子”浩然
作者: 李姝慧升上初中,浩然成了我的同班同学。他生得高且瘦,颇有些像校园里的竹子。浩然似乎天生是读书的料,而非运动的料,但是每逢体育课,他总是热情地投入羽毛球运动,尽管他的球技毫不出众。
浩然的脑袋仿佛一个椭球体,在脸颊处略鼓起来,至下巴处又往回收了。浩然的眉毛浓而粗犷,如国画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平添了几分阳刚,却掩盖不了他那淡淡的书生气。一副金边圆眼镜架在他的鼻梁上,镜片背后的那双眼睛格外好看:这是一双长颈鹿的眼睛,泛着点棕色,又大又亮,看不到半分阴影。浩然的鼻梁并不太挺,再加上那个小而圆的鼻头,反而显出几分谦虚可爱来。浩然的那副面孔,几乎是为他那有趣的灵魂量身打造的。
浩然课后颇善问。他的思维在紧蹙的眉头后无限发散,几乎像是光在虫洞间飞速跳跃。浩然脑后那几撮翘起的头发充当了天线,将他无穷无尽的问题输出到老师或同学那里。倘若他的疑惑得到了解答,他便猛地拍一下脑门,仿佛大梦初醒,豁然开朗。浩然会将眼睛狠狠地眨两下,双手合十,朝你点头行礼,带着真诚的谢意。可有时他完全顾不得这些礼数,对题目本身的痴迷使他无法移开视线,只是将头点得快些,再快些。我们常常嘲笑他的聒噪,却忽略了聒噪背后的执着精神。
浩然安静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思考者。他常常是一边研究问题,一边将头埋得更深,甚至直接将下巴搁在桌上——似乎离问题越近,越能将它看个明白。对于任何问题,他都必须想通才放手,哪怕这浪费了他许多休息时间。不过在解决完困惑后,他也不会畅快多久,只是脸颊上带点笑,旋即便奔着下一个问题去了。
浩然极爱国。提起那些革命历史,他的情绪会不受控制地激动起来,活脱脱一个热血青年。有时他干脆振臂高呼,哪怕我们看向他的眼神有些许异样。的确,浩然的爱国有点儿偏执,可这种不掺杂质的情感却是大多数少年没有的——浩然是个纯粹的人,他眼里有光芒在闪耀。
浩然是个直率的人。他真糊涂了,也敢于在众人面前说出自己所有的困惑,不管这个问题是否显得可笑。他就像个未经世事的“傻子”,信任我们每一个人。正是由于这种信任,他对所有人都无比友好。有时候他和女生聊得很开心,就会一直聊下去。自然有人在背后议论,他听到了也从不放在心上——他只把肩一耸,继续聊他的。
浩然是个严肃的人。在课堂上,我们往往因为一句玩笑话而乐得无法自制,而他却从不为之所动,目光坚定,牢牢凝视着黑板的方向。有时候,他实在无法理解我们不知所云的快乐,便微不可察地皱一下眉,嘴唇紧抿。他的思路,大概跟不上我们的脑回路。
我常常看见浩然捧一本书,静静读着。有时候,专注阅读的他会戴起外套上的兜帽,将面容隐没于深蓝色兜帽的阴影中。似乎只要戴上帽子,外界就通通与他不相干了。深蓝色的帽影,如海水一般将他的脑袋包裹着,让他得以在书海中下潜得更深一些。读完了,浩然就将头一仰,将帽子猛然甩下,把书“砰”一下合上,用力握一握书脊,半眯着眼,不知在回想什么。
浩然学习成绩优异,所有人都看得到。每天有那么多夸赞向他涌去,但他并不骄傲,甚至有一点不好意思——他学得越多,越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无知。正是这点让他更谦和了,尽管他比别的同学都厉害。
运动会时,在偌大的赛场上望到浩然——我们两个志愿者,在不同组别无所适从。他冲我极快地挥了挥手,那一刻像在异地遇到老乡,莫名生出亲切感来。
回想起来,我和浩然的交集并不多,颇有点古人那种“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浩然真如那校园里的竹子,有着君子的节操。无论风怎样吹,他只会晃一晃头,决不被吹倒。他永远是向上长的,向着阳光,向着未来,向着明亮的远方。
岁末天寒,浩然的热情丝毫不减。我突然想到了“岁寒三友”的说法。竹子明明是草本植物,却与松梅这样的树木并列而毫不逊色。加油呀浩然,瘦瘦的你也一定会成为国之栋梁的。
在我胡思乱想之际,转头发现浩然又在看书了。看至一半,他抬头一笑。是因为那本书,还是因为愈加坦荡的自己?
指导老师:余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