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一个37℃未来社区

作者: 李孟妍

社区是每个家的所在地。中国引入“社区”这一概念可以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我国现行的社区体系最早源于新中国成立时。1949年10月,杭州市上羊市街社区成立了“上羊市街居民委员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社区居委会。经历几十年的发展,社区已经从当初的地理范围概念,扩展为集居住、玩耍、服务、运动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体,并在逐步向37℃未来社区完善。

社区客厅

陈雅晓:作为社区管理员,我会举办“爱心接力”公益活动,组织志愿者为社区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陪伴、教育支持。

刘芯瑞:如果我是社区管理员,我会每个月组织召开一次社区纠纷调解大会,通过协商,化干戈为玉帛,营造社区其乐融融的氛围。

萌宠会

范心怡:希望社区里有专门可以遛狗的地方。有些主人养狗都没有时间遛狗,我要设计环形跑道,让办了狗证的狗狗都去跑道上玩耍,到时间了,主人可以来接它回家。

邓思杰:出于某种原因,有些小朋友的家里不能养小猫小狗,我就想组织一些聚会,让小猫小狗和小朋友一起玩。小动物是可以治愈人类一些心理疾病的。比如我们高中生学习很累的时候,抱一下小猫小狗,心情会好很多,压力也会得到缓解。

共学场

于小慧:现在读诗的人很少,但我觉得读诗可以让人变得温暖和开心,所以我期望社区和我们学校一样有社团,有诗社、文学社等。这样可以缓解一些老人和孩子独自在家时的问题。

张铭:未来大家很多事情都可以在网络上解决,邻里之间交流的时间就更少了。我觉得可以开辟专门举办座谈会的房间,每周设计两三个讨论主题,并请相关专家一起旁听并给出建议。这样,人的心情和想法就有地方交流了。

上一篇: 善意,是力量之源
下一篇: 好事会发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