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仰望的瑰丽星空

作者: 董泓博

我仰望的瑰丽星空0
我仰望的瑰丽星空1

我望着远处重楼之间缓缓下沉的橘红色夕阳,余晖透过写字楼的有机玻璃辗转映入窗,轻轻地泼洒在赭色的木质窗台上。堆放的纸箱并未盖严,一缕微风拂过,堆叠得厚厚的纸质资料被掀起一角,不经意间露出了几张密密麻麻写满微积分算符的草稿。我有些愣神,这熟悉的公式、笔迹令我的心微微震颤,我小心拈起一角—

哦,是这道题啊。

去年六月,我报名参加了学校的竞赛组,开始参加物理竞赛集训。

那个夏天,是饱蘸着墨水草稿气息的夏天,是忙里偷闲吸上一口冰镇汽水的夏天。明媚的炎阳,似乎总是透过学校里郁郁苍苍的香樟树冠,投下墨绿色的斑驳光影,氤氩了中央空调呼呼喷出的冷气,模糊了我记忆中那个仰头听课目光炯炯的漫漫长夏。

“物理学究竟要干些什么?为什么人们要开创‘热力电光近(热学、力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不同分支,反反复复地研究探索世界"讲台上,老师身着一件有些发皱的白衬衫,手拈一根粉笔,端端正正地在黑板上写下“物理"两个字。第一堂课,没有想象中的肃穆庄严、玄奥莫测,没有复杂的分部积分与复变函数,没有生涩的逻辑演绎与公式推导。他轻柔而郑重地勾勒出那广袤无垠的由规则框架搭建起来的真理世界,一幅动人的画卷徐徐展开。

“是为了弄明白万物为什么要这样运动。"他掷地有声。他讲苹果,讲光,讲哲学与神学,日头高转,他循循善诱,我听得如痴如醉。

我知道,早在幼年攀上房檐仰望群星时,我便在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它一直在。我爱它,我将为之射行不辍,上下求索。

但我不是那有福气安然畅快遨游于物理之汪洋的游鱼,波涛涵涌风云变幻的大海才是那小楼之中隐蔽的真相,黄金屋与颜如玉,并不理所当然地等待着我一步一步慢慢靠近。

实验班就读的我,即使是在课间也忙得异乎寻常。班主任高立于巍巍讲台之上,黄钟大吕之言不禁让人心神震荡。下课铃响,不是如广播中“打开窗户,通风透气”一般催学生走出教室晒太阳,而是勉强封住老师滔滔不绝之口,是稍得喘息的救命稻草。我忙不迭摘抄板书,火急火燎地梳理课程,再猛掀桌盖拿出下节课的课本,以应对从天而降的抽查。一个早读时偷偷咬了一口的面包,可以和鼻过鼻涕的纸巾一起挤在抽屉一角放一个上午,直到发干。

我如饥似渴地掠取一切空闲以挤出时间,最后却往往不得已窝在熄灯后的寝室厕所里,谨小慎微地翻开物理书。因时间久而发黄的白炽灯下,在寂静的夜里,我忍受着下水道的阵阵反臭,愧疚而又欣喜地咀嚼着白纸黑字间的逻辑与美感,轻抚粗涩的浆纸书写方程、完成计算。在那些裹着冬衣仍觉得寒凉的夜晚,我常常坐在马桶上,呆呆地抬头望向天花板,在那因灰尘而黑白不一的稿纸上,动情而心潮澎湃地用眼神描绘着曼妙的物理图景,直到瞳眸酸涩,直到招来宿管阿姨和室友的怒骂。

我大抵也是深信“有付出便有回报”“因为热爱,不惧岁月漫长"之类的励志之言吧。在那些午餐时急匆匆飞奔去买个面包便一头扎进竞赛组的日子里,我不曾怀疑过内心的渴望与呼唤,然而这热爱,是否早已渐渐消弭,只剩下强颜欢笑的体面?繁复的物理学习过程仿佛是让人陷入艰涩思辨的洼地,泥泞不堪、滞涩无比的逻辑推导常常令我力不从心,反复操练却仍旧无法熟稔的痛苦,后发而先至的学弟学妹更是使人焦心如焚。我紧绷面皮应对日渐难看的分数,装聋作哑无视旁人话里话外的尖酸讽喻,我咬牙轻笑,避免声嘶力竭,却总是颓唐独坐,鸣呼哀叹。

学长们不断输出经验,竞赛教练孜孜不倦地打“鸡血”,我们心中跳动不正的,到底是热爱,还是似是而非的鸢飞戾天之心?

寒假里,全组步调统一,外出培训归来后投入力学、电磁学的巩固训练,以及考试。下高铁的次日上午,我独自拎着两布袋资料与书籍,私藏着几张培训机构里学长出的卷子,兴冲冲且有些急促地走在下行通向学校正门的坡道上。晨间的山风不定向,时而刮过鼻尖,时而掀起脑后的兜帽,冷冽的风渐渐吹僵了我的手背与面庞,也使我觉察到了隐隐发烫的体温。多半是昨夜着了凉。额角传来的阵阵刺痛迫使我在路旁停下,坐在一个树桩上,用双手强摁发胀的太阳穴。

坏了。思及如同糲糊一般的尚未消化的知识,想到将至的考试,我有些忐忑。

一场三小时的考试,似乎只剩下了几张白纸、一支笔、一杯用以暖和身子的热水,以及一团团擦鼻涕的纸巾。考试结束后,我双眼发肿,身心俱疲地瘫软在桌上。

待到改完卷子,分数批了下来。一道题40分,我绞尽脑汁挥笔狂算,我苦思冥想类比经典模型的过程,却不过东拼西凑地得个十几分。我擦着答卷的一角,像是紧拽着什么已逝的物什,惨淡的得分犹如苔原上的衰败荒草,影影绰绰地撩拨着我的灵魂。耳畔同学们争论的嘈杂之声渐渐淡去,领口散发出的微微热气使我头晕眼花,一道无形的密闭的气墙朝我压来,握笔的手颤抖地书写着,却只是在草稿纸上画出一个又一个残缺的圆。

为什么?我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书写敌不过别人三言两语陈述的标准答案,我占用休息时间多做的题、多看的书,敌不过别人半蒙半猜凑出的近似数值?我翻动厚重的笔记本,用撕毁纸张的“刺啦”一声表现缄默而痛彻的抗议。我也曾愤懣地冲进办公室质问那个我曾崇拜的老师"为什么”。我摇摇晃晃地站着,他安安静静地坐着。在那个他人大声谈笑的春节假期的夜晚,我迫不及待,我竭力激荡起胸中少年时节“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斗志,痛述现状,立誓要奋起直追,一鸣惊人。

我仰望的瑰丽星空2

然而我听到的教诲,只不过是一句:“天赋差距是存在的…无欲无求,你就自在了。”

我忽然失去了全身的气力。原来在我出生之时,便注定了我的失败,那我做这一切,又算什么呢?我看着他力图宽慰我的模样,忽然觉得他可厌起来。我要的不是对弱者的怜悯,他不曾看到我因想出崭新思路、推导出重要结论而感到的惊喜与畅快,他不曾看到我死磕难题一两个小时的坚定与疯狂,他遗忘了我灵魂深处熊熊燃烧的真理之火与对于广袤寰宇之瑰丽的澄澈热爱。

我紧擦着拳头,擦着酸涩不甘的怒火,擦着 “卿可往,我亦可往"的决意。

无欲无求?不,我所求之远大,所求之煌煌,我爱那无由而生的加速度,爱那电磁海洋里环环相扣的高阶效应,爱那神妙无穷的傅立叶变换光学,爱那浩瀚星河中永无休止的熵增。我之欲,非同名利场上附庸风雅的几两碎银,而是照进我理想洞穴中的一缕光芒。

那夜我回到寝室,独自一人倚坐阳台,寂静的夜里,我观我之志,燎若明星。胸中便也激荡起一股久违的激流,泛出热泪来。一鸣惊人,从来不会是努力的终点。抬眸望向星空,星空总用无声和伟岸诉说着世间的美,我们走在逐星的路上,慢慢行,也无风雨也无晴。这路上,不怕遗忘,我是我自己永恒的战友,永不背叛赤诚的心灵。

“当一切萧索逝去,我们心中便只剩下最纯粹的热忱。”

我翻过那张草稿,如是写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xtb20250413.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